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异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0:54:13

爱国主义是指对自己所归属的那个广义民族和那片国土的热爱及眷念,对自己所属文化及基本价值观的认同。
  民族主义则是指对一个民族的自我意识与民族认同感、自豪感、优越感。
  爱国主义是国家意识的最高体现,民族主义则是民族意识的最高体现。
  爱国主义会成为推动国家、民族、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民族主义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则都是本民族利益。因此,它在对本民族利益强烈关注的同时,容易导致对其他民族利益的忽视甚至否定。这决定了民族主义具有两重性:一定范围内的民族主义,是一种正当合理和必然存在的社会意识和群体情感,但超出了一定范围的非理性的民族主义,不但不能体现为爱国,反而可能误国。因此,民族主义既可能导致爱国行为,也可能导致背离爱国的行为。
  综上所述,爱国主义与非理性的民族主义绝不相同。爱国主义作为人类的普世价值,其核心既是对国家与民族大义的忠诚和奉献,也是对世界上其他国家与民族的平等对待与相互尊重;而非理性的民族主义,则往往是在对其他民族贬抑和排斥的基础上,形成对自身的过度认同。当前,我们一方面要大力提倡爱国情怀,另一方面则要防止非理性民族主义的滋生。

“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向来是很难区分的。因为国家、祖国和民族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相关性。就我们自己来说,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员,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从小学开始,我们就歌颂祖国、热爱祖国,同样以中华民族的一员为骄傲。英语中,民族主义的单词是nationalism,它既有民族的含义,也包含有国家的意味。
然而在冷战后的当代,当民族主义复活而盛行,以至达到“狭隘民族主义”的程度时,这两者之间的沟壑就逐渐扩大了。如今社会上、网络上也都针对“爱国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的区别争论个不休。在我看来,要正确认识这一区别,就要懂得分辨哪些行为属于爱国主义,哪些行为属于狭隘民族主义。
我们用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当唐朝为了丰富本国的文化而对外来先进文化同化与包容,实行对外开放时,这是爱国主义;但当清朝统治者自认“天朝上国”,为了避免外国与本国群众联合反清而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就是狭隘民族主义。
可见,同样是对国家或民族的忠诚,爱国主义是全局性的,它承认并接受别国优于自己的部分,也鼓励借人之力为国争光争强;狭隘民族主义则是片面性的,它自满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