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岩字谜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21:29:39
去过太白岩公园的人都应该知道在黄庭坚的<西山碑>上方有一块写着8个怪字的石头,好象是个字谜诗,高分悬赏那首字谜是写的什么诗?????

州区太白岩碑刻中,“神智体”诗算得上是一罕世之佳作了,原作中,“竹、岩、亭、门、夜、事、有、来”等八个变形字和错别字,就组成了一首五言绝句诗,读来可谓妙趣横生、意境绝妙。读了《三峡都市报》上《太白岩神智体新解》一文,对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邓绍基先生的见解颇为钦佩,但对该诗的理解笔者却又有不尽相同之处
首句“小竹横岩栽”,笔者与邓先生观点相同,认为用“栽”字欠妥,因为“三平调”乃旧体诗之忌。但若用“上”字,似乎也不妥,减少了该诗几许韵味。窃以为解为“小竹横岩外”更好点,一则押韵,二则平仄合辙,三则更符合诗意。
次句“空亭门半开”中,若用“空亭”只能反映亭子空旷的客观状态,而“亭空”则更具主观色彩,体现了诗人因孤寂,则更感亭子空荡。所以,笔者赞同邓先生顺读的解法,但句子中的“门半开”是否可解为“户半开”呢?也许“户”字更合平仄之道一点吧!
末句“偏有一人来”。笔者拙见以为目前对此句的解析与该诗的意境相去最远,且字面上与上一句不相衔接。古代汉语中“有”字是最典型的通假字,与“又”字同义、通用。诗中的“来”字,原诗作者故意少写了下面的“人”字两笔,笔者以为末句应解为“偏又少人来”。这从诗面上能讲通,更主要是与整首诗意境相吻合。诗人独坐亭中,孤独而深感“无一事”,多么盼能有人来与之小坐、闲聊片刻啊!但却偏偏又少人(或理解为无人)来。
( 综上所述,通观、细品太白岩上的“神智体”,以为其诗文应解读为:
小竹横岩外,
亭空户半开,
夜长无一事,
偏又少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