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关于仙剑奇侠传的文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2:36:03
发表于 家用电脑与游戏 这个杂志上面 也叫PLAY

是在 2005年5月号 这期的杂志上

叫 消失的感动

谢谢
1楼的 谢谢啊 不过我是要 消失的感动 那篇文章 不是目录啊-0-

欲望和能力

  “中文互联网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支付能力的用户,在支撑着中国网络公司的盈利,典型例子就是短信和网游。这样的现状决定了中国网络的最大特点,就是病态加变态。”这是一位资深IT评论家谈及当前网络盈利模式时的感慨。

  “病并变态着”的总结,在这个圈子里混久了的人大都能颌首会意,而“没有支付能力的用户”的说法,也是不太精准但很到位的评断。网络游戏主要面向大中学生或者刚出校门挣不了几个子儿的年轻人,用户群体特征与产品市场定位十分吻合,而网络游戏的运营者们是从来不替那些少男少女的支付能力操心的。在他们眼里,这些人确实还没有什么挣钱的本事,但花钱的能耐已经足够了。

  很多情况下,无收入和低收入个体并非“没有”支付能力,甚至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很“强”的支付能力,道理简单得近乎残酷:因为他们是孩子,父母及家庭其他成员会无条件无原则地(相对于他们自身的消费行为而言)提供经济支持。在这种考量下,家庭成为了用来计算支付能力的基本单位。大量面向婴幼儿和青少年的日常用品、教育产品、文化娱乐产品等等,最终用户都是没有或近乎没有“支付能力”的,但是,“孩子的钱好赚”却是很多行业的共识。

  当然,儿女花钱父母埋单,这件事并不总是那么“天经地义”,尤其要看是在什么时候花什么样的钱。按经济学的说法,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购买欲望。对于像短信和网游之类生活中可有可无、钱扔下去连个响都听不见的玩意儿,子女们的“欲望”和父母们的“能力”严重脱节,完全对不上茬口,所以好几十亿的市场规模建筑在很不靠谱的“需求”基础上,自然要BT加BT;所以“能力”与心理备受折磨的父母们不堪忍受,自然要去找陶教授们“戒毒”……

  所以,盛大想尽办法拉上各路合作伙伴,甚至包括中科院,就是为着把根从网吧扎到家庭,让广大的“欲望”和“能力”们能够顺畅调和。风调雨顺了,盛大才能茁壮成长得更盛大,或许,这是条阳关大道。

  --------------------------------------------------------------------------------

  家用电脑与游戏
  2005年05月号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