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如何避免“后奥运效应”?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8:51:02
所谓“后奥运效应”指的是奥运主办国及主办城市在奥运会后出现的经济衰退现象。其原因在于,奥运筹备阶段,投资剧增,消费收入激增,奥运会后大量体育设施闲置并产生庞大的维护成本等。

北京该如何规避这些风险呢?

(一)综合利用奥运场馆
为避免奥运场馆出现“赛事一完人去楼空”的现象,应合理进行商业开发,结合酒店、展览、会议、办公等功能,提高场馆的利用价值。2008年奥运会所需比赛场馆共35个,其中北京占30个,15个为新建场馆。在新建场馆中,有少数是临时性场馆,赛后可以拆除;另外一部分是永久性设施,主要有奥林匹克公园和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等。为确保长期使用,许多场地都应预留大面积的商业服务设施,而不仅仅是作为单一比赛训练场地;在216万平方米的奥林匹克公园内,场馆面积占到100万平方米,设有国家体育场、国家体育馆、国家游泳中心和射箭场等场所。同时,还应规划建设酒店、会议、商业、办公等其他配套服务设施,给赛后利用创造良好条件。
据了解,目前中国已注意到奥运场馆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国家体育馆在奥运会期间将进行体操比赛和手球、排球决赛的场地,而在赛后有可能成为大型文艺演出场地。国家游泳中心赛后将是一个戏水乐园;占地20万平方米的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仅有一个5—6万平方米永久性场馆,其余均为体育、文化配套商业设施,将通过赛后商业开发利用来带动五棵松社区体育建设和地区发展。
(二)保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中国应对奥运前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行合理安排以平抑投资波动。目前,北京市房地产高速发展状况是高供给水平和高需求水平相互作用形成的,是在奥运会的利好因素下出现的短期快速膨胀,容易产生经济泡沫。奥运会的举办使得很多建设项目大大提前,很容易导致奥运会结束后的建设低谷。
因此,中国应将部分基础设施的建设计划安排到奥运会之后进行,争取到2009年仍有一批项目能够开工建设,使投资能够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水平上。而且奥运对房地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的改善,从长远来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新的城市功能区和居住中心的形成,为房地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只要我国的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投资者对北京的经济发展继续保持良好的预期,奥运后房地产就不可能出现大幅下跌。
(三)强化旅游业等相关服务产业的经济推动作用
旅游属于服务业,而服务业在中国的GDP中所占的比例很低。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高达75%,而我国仅占32%左右。服务业对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极为重要。发展服务业已成为调整经济结构的当务之急。奥运会正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