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四小龙的各自主要GDP拉动产业与比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5 00:13:45

香港各行业的劳动力:(2004年)
制造业:7.5%
建筑业:2.9%
批发零售、餐饮、饭店:43.7%
金融、保险、房地产:19.2%
交通和通信:7.9%
社团和社会服务:18.5%
以上数据不包括公共部门
失业率:
3.2%(2008年)

新加坡在转口贸易、货运业、制造业、金融服务等原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资讯科技产业,高密度、大容积半导体芯片,生物科技等以作为今后经济发展和科技竞争的动力。
1、服务业:新增就业机会112,700个,几乎占到全部新增就业机会的60%,其中,批发与零售业增加17,900个,旅店与餐饮业增加12,100个,金融业增加11,000个,交通与仓储业、咨询与通信业分别增加5,900个。
2、制造业:新增就业机会41,600个;
3、建筑业:2005年新增就业机会8,700个,2006年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在建筑业全面复苏的带动下,新增就业机会达到20,500个。
外籍劳动力市场:2006年新加坡新增外籍劳动力85,100名,比2005年增加35,300名。其中制造业增加30,600名,占制造业新增就业机会的73.5%;建筑业增加15,200名,占新增就业机会的74.1%;服务业增加39,000名,占新增就业机会的34.5%。截止到2006年12月份,新加坡共有外籍劳工756,000人,占劳动力总量的30.3%,比2005年增长了1.4%,低于2000年的30.9%。

台湾劳动力流动的主要方式有农工产业易地流动、农村内部就地流动、农工之间就业互动、非农产业行业流动、从业身份与职业流动.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台湾经济发展导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发展使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从而引发劳动力跨地区、行业和职业流动.

韩国第三产业(服务行业)的劳动力比例大幅上升,2002年就达到了88.2%。
韩国以其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和制鞋业,在世界市场上成了有竞争力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