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名言“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9 13:09:06

即不允许少数民族武装干涉中原地区华夏民族的事务。

裔、夷是指少数民族,夏、华即“华夏”。

他的深义是孔子希望天下呈现大一统的局势,通过思想的统一,以达到政治的统

一;通过军事的统一,以达到版图的统一;通过文化的统一,以达到天下的统一。

“大防”就是今天说的根本原则、主要界限,古文中还有“礼教大防”、“男女大防”(意思就是封建礼教对男女之间所规定的严格界限)等,“防”就是指原则、界限。
“夷夏”最早出自《左传·定公十年》:“孔子曰,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这句话是"华夷之辨"思想的具体反映,它具有以华夏为中心甚至歧视夷狄民族的色彩,同时又具有反对外来干涉、侵扰的性质。以儒家为主的知识分子,为了保护华夏文化不受杂染,定了两条原则,一是“华夷之防”,一是“用夏变夷”。而其后孟子对儒家民族思想最重要的发展,正是明确提出了"用夏变夷"的概念。
具体到“夷夏之大防”完整的整句话是谁先提出的,不敢胡说。只能说 1951年,陈寅恪撰写《论韩愈》一文时,在证明昌黎在唐代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时有说道“……四曰:呵诋释迦,申明夷夏之大防。……”,至于陈寅恪是不是第一人,不敢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