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醒了!!!!!!!!!!!!】1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5:41:48
我明白了!
我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我能体会到这是多么简单而又多么复杂的一件事!!!

我知道我读过的西方哲学那些书,到底为什么出现跳不出的怪圈了!!!可怜的维萨根斯坦…………按逻辑那条路去解释是非常非常复杂的,而用感性那条路就很快了。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被普遍使用的,计算机加密的“软件加密”和“硬件加密”的区别,同一算法,不同执行方法,区别就迥异之大了,那就是差多少个“数量级”的区别,这就像同一个目的,理性要走弯无数无数无数个路。佛的话里常常戴上多少多少亿的单位,我不能肯定,但我在猜想正是这个“数量级”的区别啊,多少多少亿年的差别。

真理是需要用潜意识去感性知觉的,靠理性分析是不可能深入的!!!!
为什么?因为底层的潜意识可能悄悄巨幅移动了很多,而意识却丝毫未动、意识却毫无自觉!!!
为什么?因为意识已经明白了,而潜意识却没有明白啊!!!而真正的明白乃是全体一切的一切完完全全地明白啊!!!!!

我知道释迦牟尼是如何地费尽心思、苦口婆心、善意地诱导给小孩子喝药了啊难啊!!!太难了,太难了啊,广大的同志们,全体人类们!!!因为需要非常强大的潜意识自我分析才能啊!!!而众生有几个能正儿八经静下心呢??

我看到了一杯啤酒面上泛起的数不尽无数的汽泡,我明明心里就非常清楚地明白我正在对准看着的那一个汽泡是哪一个,我却无法清晰了当地告诉你,这就是宗教解释的困难。如果你从来没有任何数学基础,在数学智力上跟大猩猩一样,且我还不能用肢体语言,那我就疲于无尽的引导、比喻、联想和解释了………

太难了,这个东西太复杂了,太广大了,就像你用一个20块钱买的计算器,去计算太平洋任何每一滴海水如何相互一起作用的。就像你用08年市面上买到的所谓最豪华最高档的个人电脑,去准确计算全球气候一年内的变化可能。

真理在天上,真理在地上,真理在市井的闲话中,真理在教授的书中,真理在灿烂的笑容中,真理在所谓贪嗔痴众生的愁容中,真理在花丛中,真理在粪坑里,真理无处不在,真理无处不在啊,没有一丝一毫不在啊,因为一切本就是啊,我们完完全全地本就在其中啊!!!

唯独我们的心不在。

阿弥陀佛,醒了之后事情更多哦,理需顿悟,事尚渐修。是非顿除,因次第尽。醒了之后正好踏踏实实的修到那一步啊。不然这种“醒”,很快又会迷糊掉的。小心啊,阿弥陀佛。

欢迎你加佛教群一起交流,阿弥陀佛
恒沙如来会QQ群:10805700
大圆满法QQ群: 36548629
北京龙泉寺3群:17054256

唯独主耶稣是真理。

佛洛依德没有深入过佛教唯识学;而佛教修行者也没有深入过“精神分析学”。常有学者将此二者联系起来,末学对此,浅谈如下:
“精神分析学”认为:心理结构是由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层次构成的。
而佛教唯识学讲“八识心王”:心由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等八识组成;其中,前七识叫做“七转识”,“七转识”都是由第八识(阿赖耶识)出生,因此说“万法唯识”;“七转识”不是恒常不灭,因为“有生必有灭”。第八识则是“遍一切时”,如《心经》所说:“不生不灭”
第八识就是禅宗所悟的“自性”、“真心”;也是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所悟的“如来智慧德相”;人人具足,因此而成佛。
其次,八识心是凡夫位,在开悟明心之后,实修六度万行的过程中,八识会转为“四智”,这就是“转识成智”:
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识在成佛时转为“成所作智”;第六识:意识,在修行中转为“妙观察智”;第七识:末那识(意根)在修行中转为“平等性智”;第八识在成佛时转为“大圆镜智”;这就是《成唯识论》中所说:“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圆”。
有人将“精神分析学”的无意识、前意识、意识对应于唯识学的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看上去有点道理。可是,“精神分析学”的研究是靠“梦的解析”;而“梦”在佛教中是“昏沉”,梦中还是“意识心”在运作;而佛教却是从“发菩提心”开始,历经52阶位,三大无量数劫的“相似修行”、“实际修行”而最终成佛。是信、解、行、证。
简言之,意识心能分别了知;末那识“处处做主”;阿赖耶识不生不灭,离见闻觉知,不触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唯证乃知。
“精神分析学”是“有为法”的研究,是“世间智”;唯识学却是诸大菩萨证悟之后的“自心流露”,是”出世间智”。
唯识学真义,甚深极甚深,悟后菩萨能知少分,凡夫只能通过熏习,建立知见,种下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