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皮尔苏茨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22:14:50
6

约•皮尔苏茨基

波兰社会党右翼领导人

波兰社会党是以波兰社会党人巴黎代表大会(1892年11月)确定的纲领方针为基础于1893年成立的。这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建立独立民主共和国、为争取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而斗争的口号,但是没有把这一斗争同俄国、德国和奥匈帝国的革命力量的斗争结合起来。皮尔苏茨基等认为恢复波兰国家的唯一道路是民族起义而不是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全俄反对沙皇的革命。从1905年2月起,以马•亨•瓦列茨基、费•雅•柯恩等为首的左派逐步在该党内占了优势。他们反对皮尔苏茨基分子的民族主义及其恐怖主义和密谋策略,认为只有在全俄革命运动胜利基础上才能解决波兰劳动人民的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问题。1906年11月在维也纳召开的波兰社会党第九次代表大会把皮尔苏茨基及其拥护者开除出党,该党遂分裂为两个党:波兰社会党—“左派”和所谓的波兰社会党—“革命派”

皮尔苏茨基(Pilsudski)波兰军事独裁者。1867年12月5日生于维尔诺城,1935年5月12日卒于华沙。1887 年被指控策划谋杀沙皇亚历山大三世而被捕,流放到东西伯利亚,1892年回国,参加波兰社会党,并成为该党领袖。1894年,创办该党的机关刊物《工人》。1906年,波兰社会党发生分裂,成为该党右派-----波兰社会党革命派领袖。1908年脱离社会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组织波兰兵团对俄国作战。1917年因拒绝宣誓效忠德奥,被囚于德国马格德堡监狱。波兰第二共和国(1918~1939)建立后,成为国家元首(1918~1922)。1919年,发动对苏俄战争,被授予元帅称号。1923~1926年,因国家民主党在议会中取得胜利而暂时退出政界。1926 年5月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合法政府,成为军事独裁者(1926~1935),打着“整顿社会政治制度”的旗号,在政府和军队中清洗异己,修改宪法,破坏议会制度。1934年与A.希特勒签订《德波互不侵犯条约》。1935年,制定并实施反民主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