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1931年的土地革命路线性质和影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9:37:44
中共1931年的土地革命路线的性质和影响

土地革命路线,即: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的分配办法是,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地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土地革命路线的形成和分配方法的完善,极大地推动了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摧毁了农村的封建剥削制度,调动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对发展壮大红军,支援革命战争,巩固革命根据地起了巨大作用.广大农村出现了积极参军,踊跃支前的热潮.在中央根据地的中心瑞金,还掀起了捐献"三升米运动".总之,土地革命的开展,为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为根据地获得了无穷无尽的力量之源.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土地革命

影响:土地革命使广大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证。为了保护胜利果实,他们积极参军参战,努力发展生产。

1931年的土地革命路线是无产阶级的土地革命纲领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无论在中国革命史上,还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转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
第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
第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第四,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