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的一片杂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7:03:50
鲁迅有一片杂文叫做《导师》,想请教一下大家,文中以下这一段想表达得是什么意思?

我们都不大有记性。这也无怪,人生苦痛的事太多了,尤其是在中国。记性好的,大概都被厚重的苦痛压死了;只有记性坏的,适者生存,还能欣然活着。但我们究竟还有一点记忆,回想起来,怎样的“今是昨非”呵,怎样的“口是心非”呵,怎样的“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5〕呵。我们还没有正在饿得要死时于无人处见别人的饭,正在穷得要死时于无人处见别人的钱,正在性欲旺盛时遇见异性,而且很美的。我想,大话不宜讲得太早,否则,倘有记性,将来想到时会脸红。

对民生国事现状的担忧,对国民的麻木腐朽的痛斥,对一些民族劣根性的难过心情,渴求改编现状,渴求改变自己通过反思自己来改变现状。

1.我们都不大有记性,这也无怪,人生苦痛的事太多了,尤其是在中国。记性好的,大概都被厚重的苦痛压死了;只有记性坏的,适者生存,还能欣然活着。(《导师》)
2.青年又何必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森林,可以辟成平地;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遇见沙漠,可以开掘泉井。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 (《导师》)
3.遇见比他更凶的凶兽便显羊相,遇见比他更弱的羊便显凶兽像。 (《忽然想到 七》)
4.“急不择言”的病源,并不在没有想的工夫,而在有工夫的时候没有想。(《忽然想到 十一 1 急不择言》
5.有一流人之所谓伟大与渺小,是指他可给自己利用的效果的大小而言的。(《无花的蔷薇 5》)
6.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无花的蔷薇之二 8》)
7.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记念刘和珍君》)
8.人类血站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记念刘和珍君》)
9.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记念刘和珍君》)
10.甲:喂,乙先生!你怎么趁我忙乱的时候,又将我的东西拿走了?现在拿出来,还我罢……
乙:我们要一致对外!这样危急的时候,你还只记得自己的东西么?忘国奴!
11.A:B,我们当你是一个可靠的好人,所以几种关于革命的事情,都没有瞒你。你怎么竟向敌人告密去了?
B:岂有此理!怎么是告密!我说出来,是因为他们问了我呀。
A:你不能推说不知道吗?
B:什么话!我一生没有说过谎,我不是这种靠不住的人!(《半夏小集 五》)
12.A:阿呀,B先生,三年不见了!你对我一定失望了罢?......
B:没有的事......为什么?
A:我那时对你说过,要到西湖去作二万行的长诗;直到现在,一个字也没有,哈哈哈!
B:哦......我可并没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