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解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4 10:18:50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问:孔子在这段话中阐述了什么观点?

真正的仁者,是不会嫌恶不仁的人的;如果憎恶了不仁的人,还能算是真正的仁者吗?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通译】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喜好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德的人。喜好仁德的人,却没有什么可以崇尚了;厌恶不仁的人,他对仁的作为,只是不让不仁的东西影响到自己。我没见过能力不够的人,但谁能一整天致力于仁德呢?大概也有吧,但我没有见过。

【解义】
其一,世风日下。里仁篇开篇一气五则语录,把仁的地位作用说透了,说全了,这里转而谈现实。从应然到现实,反差极大:不仅没有真正“志于仁”的人,就连痛恶不仁的人也少见。这说明,周朝到春秋时代,社会的荣辱廉耻、善恶美丑已经完全混淆。
其二,拷问社会。孔子认为,人们失去对仁的信守,是社会的责任,是整个社会崇尚仁德的的信念已经缺失。社会善恶混淆,仁德冷漠,民众对仁的信仰自然淡化。如此,才造成害仁的社会现实:喜好仁德之人已经无所膜拜,厌恶不仁的人也只限于自身不受感染。
其三,仁成弃儿。仁是心性的内修,外化就需奉献,奉献爱心,奉献实利。在拥兵者王、窃国者侯的时代,仁义礼信,早已是帝王公侯的做秀作践之物。社会不仁,民众焉能信守?更何况,东周战乱不已,民不聊生,温饱乃至生存都成问题,纵有仁心,何来余力?

【启示】
家国天下难免兴勃亡忽。从周公立德,到成康之治,西周之兴只花了一二十年时间,“天下安宁,刑措不用”的盛世只维持了四十余年,以康王之子昭王伐楚而葬身汉水(前976年)为转折,周朝如昨日黄花,日薄西山,很快走向衰落。至孔子时代,周朝“礼乐崩坏”已有四百多年,周礼不仅丧失殆尽,而且民风已是不仁不为耻了。
仁,是人心所向,是社会所趋。尽管人心不古,民风无救,孔子仍然坚守那份童贞和执著,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知其无人信而授之,因为他坚信自己恪守的是真理。这正是孔子的可贵。
向仁虽为人性,立仁却非民力。向仁,人人当为,人人可为,却人人难作为,或不愿为,甚至以尚仁为不荣、以不仁为不耻,这就需要追问社会之罪。罪从何来?“上梁不正下梁歪”,没有昏君,何有奸臣?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