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的诗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1:07:12
开头是:
宁化.~~~~~~~~~~~

如梦令 清·曹雪芹、脂砚斋(红楼梦70回,史湘云)
岂是绣绒残吐,
卷起半帘香雾,
纤手自拈(蔫同音,nian)来,
空使鹃啼燕妒。
且住,且住!
莫使春光别去。

如梦令 李清照
【年代】:南宋
【内容】:
常记溪亭日暮①,沉醉不知归路②。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③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元旦
毛泽东

宁化、清流、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1930年1月

【译诗】

在宁化、清流、归化三县城中,
路途险窄,密林深暗,青苔光滑。
今天我们又去哪儿?
径直奔向武夷山下。
就在那里的山下呀,
风卷着红旗如幅幅图画。

【赏析】

一首小诗胜任了诗人心灵上重大而喜悦的任务,几个地点名词(音、形俱佳)流溢着汉风之美同时又轻快地勾出红军战略转移行军作战的运动之美。整首诗读起来音韵和谐、畅达,意境开阔、清朗。

从地点名词一转,接着又是一组整齐的词语,“路隘林深苔滑”。行军的艰苦荡然无存,依然是美丽幽深的闽西风景。诗人在军旅中审美,慨当以慷发出命令:“定了,就直趋武夷山吧,在武夷山更美的风景中,开朗的红旗将倍添风景之壮美。”

这首诗前两句写得尤其美妙,都是二个字一顿,一连六顿,读来朗朗上口,又颇感凉快宜人,此诗虽写于冬天的行军,但给人有如沐春风,如享春雨的感觉,毫无冬日的萧索和寒冷:凉爽、轻灵、洁净、开阔;而诗中“风展红旗”般的大气乃毛诗一贯特征。

另外,这首诗的韵脚是:“化”、“滑”、“下”、“下”、“画”。音韵在此巧妙、妥贴,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