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视力在夜间如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20:06:23
鱼的眼睛在夜间是否能看到东西?与白天有什么区别?


  鱼的视力在夜间可以看见东西,但与人类是无法相比的。
  受进化程度和生存环境、生活方式的影响,鱼类的视力不能与人类相比,即使是鱼类中视力最强的鲷,其视力从距离、宽度上也无法与人类相比。鱼类的视力大致与眼珠的大小成正比,眼珠越大的鱼,视力越强;相反,眼珠越小的鱼,视力越差。
  长期的水中生活,使鱼的眼睛形成了一 套特殊的结构和调节的方法。我们吃鱼的时候,会看到每条鱼的眼睛里都有两颗很硬的白色的小圆球,这就是鱼眼的晶状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鱼的眼珠。
  鱼类的晶状体是没有弹性的,它不像人眼的晶状体那样变厚或者变薄,因此,鱼类只能用调节晶状体与视网膜的距离来观看远近不同的物体。这种调节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距离的结构叫镰状突。
  由于鱼类的晶状体是圆球形状的,太远地方的物体所反射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而 的物体影像,只能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这样,它们就看不清太远的物体。另外,在水中,由于受微生物、悬浮物和水层的影响,光线透射受阻,不像在空气中那样可以看得远,同时鱼在水中也不必远看,因此,鱼的眼睛构造适于看近物,即鱼是近视眼。例如,淡水鲑鱼在清澈透明的水中,只 能看清距离30~40厘米的物体,经过镰状突的调节,也只能看清距离10~12米的物体。
  对于色彩的感觉,鱼类与人类也有不同的趋向。人对于红、黄色较敏感,但鱼却对水色、绿色较敏感。这是因为水层吸收大部分的光线,仅让水色透过的缘故,在空气中
  ,见到红色便感觉红色,但在厚层的水中,就变成近于黑色了。钓溪流鱼所用的毛钩,就
  是针对鱼的视力不发达,会把毛钩误认为水中的昆虫而设计的钓法,如果鱼类的视力比人
  类强,用毛钩这样的骗术就不会灵了。
  鱼的眼睛虽然在水中不能看得很远,但是,由于水有折射光线的作用,因此,鱼不仅能够看到空气里的东西,而且所看到的物体要比实际上的距离还近一些,这样一来,鱼就能够 比较早地发现岸上特别是活动人们,从而迅速地游开。

人眼睛的晶体是透镜形的,有弹性,曲度可以调节,看东西时是靠睫状体来调节晶体的曲度,以便使影像恰好位于视网膜上,所以远近的物体都能看到。而鱼眼睛的晶状体则是圆球形的,缺乏弹性,表面曲度也不能调节,是靠一条叫做链状突的肌肉前后拉动晶体,以调节晶体与视网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