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高手关于《寻隐者不遇》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3:24:23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是贾岛的一首千古绝句,但是,小生现有几个问题想请教文学高人:
“松下问童子”的松是哪棵松?童子姓甚名谁?
“言师采药去”的师是哪位高人?药又是什么药?
“只在此山中”的山是哪座山?

五个问题只要有凭有据的答对两个,给分;有凭有据的答对三个,加分;全部答得有凭有据,有大奖!

............如果真的有人答对了.那么这首诗就没有任何的价值让你值得这么一问了.
这首诗最大的意境特点就是有人 有山,有地方
可是.不知道人不知道山中何处.不知道什么人问..
一切都是谜.所以才有这首诗的意境.所以这首诗是个名篇`

嗯,我不要大奖,我就要这2分咯。。。谢啦。

楼主,您可真是“认真” 啊!

受不了....
我就要我这两分吧.....

这……终南山的松,终南山的童子,终南山的高人呀,终南山的药~

寻隐者不遇

作者:【贾岛】 年代:【唐】 体裁:【五绝】 类别:【未知】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解】:
1· 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2· 不遇:没有见到。
3· 言:回答说。
4· 云深:指山深云雾浓。

【韵译】: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评析】:

??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孙革所作,题为《访夏尊师》。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

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