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筒望远镜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3:08:49
要观测深空天体,则对镜子的选择有没有一个最低标准?如果有,那是什么?一般而言,观测的天体视效果大概如何?比如看一个星云,能在镜子里大约看到怎样的图象?

用双筒看深空,基本没戏。
1-3楼的回答都是讲折射望远镜的。不适用双筒

要看深空的话,用双筒能看的目标不多,基本亮的M天体还是能打下来的。建议你下载一个星图(skymap也好,stellarium也好)然后查询M天体的位置(就是梅西叶天体),然后根据星图看。
别的深空你就基本别想了,还是老老实实看看月亮什么的,或者买个折射镜吧

要注意的是,由于双筒本来就比不上天望,即使你看到了M天体,也是很小很不清晰的,估计你会很失望,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要观测深空,就不能用双筒,最起码要用折射镜,其实,个人认为,要想观测深空,镜子可以不是高档,博冠、大观的正牌镜子,口径在80mm左右,焦距在900mm左右,就可以。但一定要一台性能上档次的赤道仪和数码单反,只要观测地点良好,单反长时间曝光,或叠加摄影,就能拍出深空照片。
推荐大观的ED系列

天文望远镜的光学性能一般用下列指标来衡量:(转)

有效口径(D):指物镜的有效直径,常用D来表示;也即望远镜的通光直径。望远镜的口径愈大,聚光本领就愈强,愈能观测到更暗弱的天体,它反映了望远镜观测天体的能力,因此,爱好者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选择较大口径的望远镜。在天文望远镜的规格描述中,通常要标出它。

焦距(F):望远镜的焦距主要是指物镜的焦距。同样,在天文望远镜的规格描述中,也要标出它。

相对口径(NA): 相对口径又称光力,它是望远镜的有效口径D与焦距F之比,它的倒数叫焦比(F/D)。有效口径越大对观测行星、彗星、星系、星云等延伸天体是非常有利的,因为它们的成像照度与望远镜的口径平方成正比;而流星等所谓线形天体的成像照度与相对口径A和有效口径D的积成正比。故此,作天体摄影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有效口径A或焦比。一般说来,折射望远镜的相对口径都比较小,通常在1/8~1/20,而反射望远镜的相对口径都比较大,通常在1/3.5~1/12。

视场(ω):天文望远镜的视场大约是目镜视场和天文望远镜的倍率的比值。望远镜的视场与倍率成反比,倍率越大,视场越小。不同的口径、不同的焦距、不同的光学系统,决定了望远镜的视场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