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能够完全代替家庭教育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2:19:38
随着异地打工形势的加剧,留守儿童是益猛增,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尽管呼吁社会、政府、学校共同关心这些孩子,但人们实际上希望学校能具体落实这一任务。然而,目前的效果不容乐观,家庭对孩子的关心的教育能由学校代替吗?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好比是数学算式:5+2.
孩子每周在学校的教育再加上父母在家的教育,两个环境都得当的话那就是5+2=7.如果只是在学校受到了教育,周末回家了没有再受到其他教育那么这个数学算式只能是5+2=0.
那更别说是将孩子全权交予学校教育了,孩子的智商得到了更多的教育,那么情商呢?父爱母爱的教育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孩子的智商再高,情商得不到启发就会造成孩子的心理扭曲,使孩子缺少亲人的关怀从而失去对任何人的信任。那么像这样的孩子成才率会很低的。
所以,在异地打工的父母们请你们自己想一想,挣再多的钱为了谁?孩子得不到更好的教育责任在于谁?自己再扪心自问:学校能代替自己吗?
所以说:这个问题只能问那些外出打工的父母们!

不能

不能八,因为他们都是互相填补的,少了那个都不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很重要

你有问的出这样的问题的层次,自己会不知道答案吗

首先可以看出你比较关心社会上的留守儿童。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家庭教育在孩子的生命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如果早期由于什么原因造成孩子没有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或者是说接受了不好的家庭教育,对这个孩子来说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那么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家长要养活孩子,必须得外出打工挣钱,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也就是你说的留守儿童的出现,他们从小父母就离开自己身边,缺少父爱、母爱。而都老人(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来抚养,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老人不懂得怎么教育孩子,就是所谓的隔代教育带来的问题。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由于多半是放养式的教育,所以孩子的性格就会出现冷漠、多愁善感、孤独、做事情不分轻重等等的习惯。

而现在全社会都在关心这样一些儿童,就出现了一些老师带一帮孩子的情况,也就是弥补孩子成长所却的家庭温暖。这其实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但是需要老师花很大的精力和时间来照料,所以很多有爱心的;老师都会这样做。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家庭教育是任何教育都代替不了的,但是可以通过其他的教育来进行及时的补救,例如学校教育等等。需要我们全社会来关心爱护兵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来帮助这些孩子。

希望所言对你有所帮助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