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设计一个实验,测量当地一段时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8:17:29

您好!

①用直尺量出圭表模型上钉子的长度。
②把圭表模型放在阳光下,转动木板,使钉影投在木板上,量出钉影的长度。
③在纸上用三角板画一直角ac,使 a= 钉长, c= 影长。
④把 ac 连起来,用量角器量出 ac 和两条线之间的角度,这就是当时的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太阳位于天顶时,它的高度为90¡,称为直射;太阳高度小于90¡,而大于0¡时为斜射;太阳位于地平线时,它的高度为0¡。在一日内,太阳位于上中天时,其高度达到最大值,称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随纬度和季节变化而发生有规律地变化。在同一时间,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不同而不同;春秋分时,赤道上最大(90¡),由此向两极逐渐减小:夏至时,北回归线上最大(90¡)、由此向南北两侧逐渐减小;冬至时,南回归线上最大(90¡),由此向南北两侧逐渐减小。在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不同而不同;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和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前后达最大值,冬至前后达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好相反。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终年900或近于90¡,变化不大。正午太阳高度计算的公式为:H=90¡-φ+δ(H为正午太阳高度,φ为当地纬度,δ为直射点的纬度)。在公式中φ永远取正值,δ在当地的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当H>90¡时,当地正午的太阳高度需用180¡-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