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总理的生活故事和工作故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22:37:37
文章要少,而且要标好题,才知道是哪个..(我要文章最少的,而且很容易抄下来的,过长我不要!!!!)

位 置

  周总理每逢看过戏以后,总要和演职员们一起合影留念。然而,他并不是总按照我们的安排,像众星捧月一样坐在大家的正中间,而是尽可能地淡化自己。
  在看《明朗的天》时,周总理看到准备合影专门为他搬来的一个单人沙发放在中间,马上提出反对:“现在不是‘反对个人突出’吗?为什么这样突出我呢?还是让我和大家站在一起吧!”于是,撤掉沙发,周总理和我们大家挤在一起拍照――如果不认真寻找还真是不容易找到他的。
  在看《枯木逢春》时,刚好是“三八”妇女节。周总理在合影时提议:“今天是妇女节,请女同志坐在前面,男同志都站在后面好不好?”他说着带头走到后排,与男士们站在一起。于是我们只好按照他说的做了,事后很多人根本就没有发现照片里还有周总理。
  在看《武则天》时,编剧郭沫若也陪同观看。演出结束以后就在布景里合影。周总理连连摆手,说什么也不肯坐在正中间桌子的后面,而是坚持要郭沫若坐在那里,自己则站在编剧旁边。他说:“我今天是来看戏的,应该表示祝贺和感谢嘛!”
  在看苏联名剧《带枪的人》时,周总理主动提出,要在“斯莫尔尼宫”门前的多层台阶上合影,而且是与众多红军战士一起,听着列宁、斯大林的讲话。他说: “我是他们的学生,怎么能与他们平站在一起呢?”于是,他就站在左边的一个角落里,面带微笑,眼睛望着正在讲话的列宁拍照了。
  一般领导人看过戏以后,为了表示感谢与演职员们合影留念,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然而,周总理却做得这样不普通,令人久久难以忘怀,一直传为佳话。也许,这就是他伟大的人格魅力之所在。每一个人(包括领导人)在生活中的位置,实际上是客观存在的,不可改变的,只有自己用一贯的言行把它摆准了,摆对了,摆好了,你才能在群众心里成为永恒。

这个容易,周恩来故乡江苏淮安的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网站就有专栏!
http://www.crt.com.cn/z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