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体温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20:04:34
1111

给你个关于提问的诠释:
  体温是指机体内部的温度。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度,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 ~0.4度,直肠温度又比口腔温度高0.3~ 0.5度。

  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一般相差不超过1度。生理状态下,早晨体度略低,下午略高。运动、进食后、妇女月经期前或妊娠期体温稍高,而老年人体温偏低。体温高于正常称为发热,37.5~38度为低热,38~39度为中度发热,39~40度为高热,40度以上为超高热。人体温度相对恒定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 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如体温高于41度或低于25度时将严重影响各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机能活动,甚至危害生命。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神经中枢调节的,很多疾病都可使体温正常调节机能发生障碍而使体温发生变化。临床上对病人检查体温,观罕其变化对诊断疾病或判断某些疾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关词]
  体温计:测量人或动物体温用的温度计,通常是在很细的玻璃管里装上水银制成,人用的体温计刻度从34C开始到42C。有口表和肛表两种,口表放在舌下或腋下测量,肛表插进肛门内测量。也叫体温表。

  一、体温相对稳定的意义

  地球表面的温度一年四季在不断地变化,各个地区的气温也大不相同。(最高和最低气温之间可相差150℃,就是温带许多地区,冬、夏气温之差也往往在60℃以上。)人类由于具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并能采取防寒保暖措施,故能够在极端严酷的气候条件下生活和工作,并维持较恒定的体温,即37℃左右。
  恒温动物维持体温恒定的机能是在进行过程中产生的。低等动物(无脊椎动物及低等脊椎动物、爬行、两栖和鱼类)没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构,它们的体温随着环境温度或接受太阳辐射热的多寡而发生改变,称为变温动物。变温动物只有在其适宜温度范围内才能生长、繁殖和进行正常活动。而当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它们将隐蔽起来或进入休眠。鸟类、哺乳类、尤其是人类的体温调节机制进化完善,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都能保持体温相对稳定,为恒温动物。恒定的体温使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活动持续稳定地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这样就增强了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体温的测量

  (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