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 ATX2.0 和 2.3 有什么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22:02:39

电脑电源按照intel的标准,现在分为ATX 12V 2.0、2.2和2.3三个电源标准本文 就和大家一下研究Intel ATX12V 2.0、2.2和2.3三款电源标准的规格差异,为大家按需选购电源提供“理论支持”。

双路输出开山之作——ATX12V 2.0标准

2005年是PC硬件转型、提速最快的一年,其中用户关注最多的当数显卡接口从AGP 8ד提升”到PCI-E ×16。新标准发布后,Ati、nVIDIA紧跟Intel步伐推出了高性能PCI-E ×16接口显卡,一时间多管线、大显存成为DIY玩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不过,在用户享受高性能硬件的同时,大功耗、高发热等问题也随之而来,沿用旧款电源升级的玩家开始遇到蓝屏、死机、重启等“恶梦”级故障。究其原因,这些都是电源供电不足所导致的。为此,随着PCI-E接口主板的陆续上市,Intel正式推出了ATX12V 2.0电源标准。

ATX12V 2.0标准是ATX电源规范的一种。本质而言,ATX12V 2.0标准是为了解决CPU功耗快速“膨胀”的问题而制定的。与ATX12V 1.3标准相比,ATX12V 2.0标准最明显的改进就是采用双路+12V输出设计。+12V1DC通过电源主接口(12×2)给主板及PCI-E ×16显卡供电,以满足显卡和DDR2内存稳定运行所需的电流;而+12V2DC通过(2×2)接口专门为CPU供电。主板布线中,+12V1DC和+12V2DC也是完全分开的,而且主电源接口也从原来的20Pin改为24Pin输出。

除此之外,ATX12V 2.0标准的另一个重要改进就是转换效率增加了。转换效率是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ATX12V 1.3标准规定电源满载下最小转换效率为68%,2.0标准则将转换效率提高到了80%,更加充分利用能源。不要小看转换效率这个参数,数值的提升除了使电源产品更加绿色环保、节省电能之外,剩余电能被转化为热量的比例也小了。也就是ATX12V 2.0标准电源单位运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要小于ATX12V 1.3标准电源,这对于电源散热、元器件使用寿命等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ATX12V 2.0标准大力发展期间,Intel总共“规划”了四种电源规格,分别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