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的醉蓬莱是什么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0 09:09:01
非常喜欢柳永,对于醉蓬莱事件不太了解,只知道得罪了当局,但事情的前因后果为何,望各位仁兄赐教!!!

记载道:

柳永的一生有对官宦生活的不懈追求。第一次赴京赶考,落榜了。第二次又落榜。按说,补习补习,完全可以东山再起。可不服输的柳永就是沉不住气,第二次落榜后,由着性子写了首牢骚极盛而不知天高地厚的《鹤冲天》。发牢骚的柳永只图一时痛快,压根没有想到就是那首《鹤冲天》铸就了他一生辛酸。 没有几天,柳永的《鹤冲天》就到了宋仁宗手中。仁宗反复看着,吟着,越读越不是滋味,越读越恼火。特别是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真是 刺到了宋仁宗的痛点上。三年后,柳永又一次参加考试,好不容易过了几关,只等皇帝朱笔圈点放榜。谁知,当仁宗皇帝在名册薄上看到“柳永”二字时,龙颜大怒,恶恨恨抹去了柳永的名字,在旁批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还有一种说法是柳永的《醉蓬莱》事件激怒了当朝者 (以下祥解).

柳永后来写《醉蓬莱》“遂忤旨”,求助晏殊,又被这位宰相大人讽嘲他写过 “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之类的俗俚之词而拒绝。为了摆脱困境谋求升迁,柳永竟将名字从柳三变改为柳永。最终,柳永也不过官至屯田员外郎,六品小官而已。
从潇洒狂放的“白衣卿相”到六品屯田员外郎,这变化不小。

个人对柳永最深刻和感动的印像还是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们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

观柳永的一生,有太多的无奈。离家赴京,为歌妓作词,腆颜求晏殊,改名字,当官后对自己的约束和检点,都有不得不为的成分在内。我们似乎看到的是一个封建社会中才气横溢的知识分子,在无奈中沉浮。

以上
回答者:莲Ryanbom酱

补充一点一滴 个人认为本 仁宗肯定嫉妒三变被动为主动 哈哈

柳永的《醉蓬莱》原来是为了要博君主赏识平步青云而作的颂词,是想要大显身手,从此出人头地,却因为其中数句不当的描写,使的他仕途倍加坎坷,是始料未及的。

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七引杨湜的《古今词话》说,柳永因为“祝仁宗皇帝圣寿”,作《醉蓬莱》一曲。案《宋史》《仁宗本纪》,仁宗于四月十四日生,而词里写的却是“素秋新霁”的景色,这显然不是祝仁宗的寿词。陈师道《后山诗话》以为柳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