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写过“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中印反击战后自食其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4 01:29:15
我不明白:当时官兵是怎么接受的呢?
原因我知道。
但是对部队是怎么交待的?
官兵们想得通吗?
祖先留下的土地,因为不好守于是就不守吗?
如果父母不好赡养就不赡养吗?病了不好伺候就不伺候吗?

首先,当时的印度绝不是“穷寇”,我们只是在边境上打了胜仗,但并没有攻入印度的国土。印军也只是一个旅全军覆灭,其大量的陆军部队和后备力量一旦动员起来,仅凭西藏驻军,很难应付。如果我国也大量派军队过去,那就导致战争升级,我方本来基于自卫反击的政治有利面就全部失去了。
1962年的西藏,与中国腹地几乎不通交通,没有铁路,公路也是在山腰上强行修出,部队开进十分困难。据说当时在西藏的军队,一个战斗人员需要八个人为其提供后勤支持,如果驻军数量增多,那么这个比例也要跟着提高。所以即使是在青藏铁路已经通车的今天,成都军区应付中印边境的13,14两个集团军也并不是驻扎在西藏,而是在四川,中印边境地区只有少量的守备部队。当然,一旦冲突爆发,这两个集团军是完全可以迅速驰援的,因为进驻工作早在平时就已经做好,并且那里恶劣的地形对印军也一样不利。
喜马拉雅山每年有八个多月都处在封山期,封山期是什么概念?目前我国除了黑鹰之外,还没有一种直升机能在封山期安全飞越山脉。我国的墨脱县在山脉以南,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不通公路的县。而印度侵占我国的那部分领土,即达旺周边地区,全都是在山脉以南。中印自卫反击战历时三个月,恰好是封山期结束开打,在封山之前撤离。如果把一支部队扔在藏南,一旦封山,那印军想怎么弄你就怎么弄,我们光靠直升飞机运给养?更何况藏南地区根本屯不下大量军队,去两三万人不是等死么?所以当时的撤军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即避免了我军大量伤亡,也在政治上占据了上风。但凡事有得有失,这片领土的实际控制权,我们没有拿到手。但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印度也没有实际控制,具体原因不便多说,与印度国内一个反政府组织有关。
祖先留下的土地,是应该守,但不等于要让我们的战士去白白送命,战士在战场上牺牲要牺牲得有价值,像上面所说,就算派了两万人过去,在八个多月的封山期,面对印军百万之众,又得不到充足的支援,其结果只能是全军覆没,而且覆没后,这片土地的控制权我们一样得不到。官兵们无论想不想得通,军人都必须要服从命令。而且他们长在边境地区,对那里的环境非常熟悉,因此个中原因对他们一解释,大家都会明白的。

此一时彼一时,中印反击战虽然获胜,但要知道我军千里转战,后期补给十分困难,千里馈粮兵家大忌。反观印度,虽然失败但由于地势有力,后勤补给充足,利于持久。明代军事家刘基在百战奇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