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汉语拼音:如何区分l、n、r及是否有加“h”(如zh与z、sh与s、ch与c)还有判结尾是否加“g”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5:21:34
就是 l\n\r 的读音我分不清 ,zh与z、sh与s、ch与c 的读音我也分不清, 像“an”“ang” 这样 的有加“g”的我也分不清。
不知道要怎么学~~ 可否介绍下 它们读音间的区别 读音的方法 以及学习方法呢?!!
我是福建的 可能是小学时不够认真吧 懒人一个,拼音不好打个字都麻烦~~~ ~~再问下“ao”与“ou”的区别~~~

首先你得对口腔的各个部位有个了解,比方说什么是软腭、硬腭、齿龈等。
z、c、s和zh、ch、sh这两组声母的主要区别在于:发z、c、s时舌头前伸到下齿背,舌尖顶住下齿背,上下牙要接触,让气流从两边的牙齿的空隙出来;发zh、ch、sh时舌的前端上举,顶住硬腭前部。
n和l的发音部位相同,都是舌尖顶住上齿龈,但n除舌尖上举外,舌的两边也上举,和上齿龈(包括两边的臼齿等)形成阻碍,气流同时到达口腔和鼻腔,但不能从口腔通过,转道从鼻腔流出(用鼻腔发音),造成舌尖鼻音。l则只有舌尖上举,和上齿龈形成阻碍,舌的两边上举程度很小,气流可从舌两边流出,造成边音。r是舌尖后擦音,发音时舌尖和硬腭前部靠近形成阻碍,但不相接,有一定的缝隙,气流从缝隙挤出(如:让、惹、软)。
韵母an和ang的问题其实是普通话里鼻音韵尾n和ng的问题。n是带舌尖鼻音的,发音时舌头前伸到下齿背,舌尖顶住下齿背,气流部分从鼻腔中出来,部分从中腔中出来(an、en、in等);而ng是带舌根鼻音的,发音时舌头上卷,不与口腔的任何部位接触,气流部分从鼻腔中出来,部分从中腔中出来(ang、eng、ing等)。

(1).利用普通话语音声韵配合的内部结构规律来分辨
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拼合是有一定规律,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规律,成批成批地记住准确读音。韵母ua、uai、uang不能与z、c、s相拼而能与zh、ch、sh相拼,因而有抓(zhuā)、拽(zhuài)、桩(zhuāng)、踹(chuài)、创(chuàng)、刷(shuā)、摔(shuāi)、双(shuāng)等音节字。韵母ong不和声母sh构成音节。如:松s6ng,宋、送、颂、涌song的声母不要读翘舌音。
(2).利用古今语音演变规律来分辨
上古语音中有一部分声母类似今天d、t的字,演变到现代普通话语音中声母是zh、ch、sh,因此可以利用与d、t有关的声旁的形声字来判定它们的声母是zh、ch、sh。
(1)从声旁看字的读音。绽zhan的声旁是“定ding",滞zhi的声旁是“带dai",治zhi的声旁是“台tai",幢zhuang的声旁是“童tong",这4个形声字在古代都从声旁d、t得声,演变到现代普通话语音声母一定是翘舌音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