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子是怎么实现天天剃须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22:52:21

再下巴上抹上一层蜂蜜,然后去养蜂房.

古代人都是留胡子的

古人一般从成年开始留胡子,成年的标准在朝是不一样的,汉朝是16岁,唐朝开始是18岁,后来改为22岁。留胡子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儒家道义是不该剪的,但是没有几个人真正一背子不剪头发也不剪胡子,留的拖到地上。所以古人的习俗是,胡子和头发不能没来由的随意破坏,但日常修剪和梳理是可以的。那就可以用剪子之类的了

在古代,男人有留胡须的习惯,胡须长得好,修饰得好,是美男子的一个特征,故古代常有“美髯公”的称呼。染胡须如同今天染发一样,起着同样的效果,于是古代男人染胡须的风俗就出现了。

早在唐代,大文学家刘禹锡的诗中就有“近来年少轻前辈,好染髭须作后生”之句。可见在唐代就有染胡须药品,人们就有了染胡须的习惯。

到了明代,有一个名叫陆文量的到北京来,有人把染胡须的方法告诉他,他写了一首诗作为回答:“染将纷白媚娇红,祗畏痴心笑老翁。五色任生当顺受,二毛何况世人同。”

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不剔须

古代人不剃须

只有太监自动掉胡子

身体发肤,受诸父母,不敢毁伤。在古人看来胡须好看也是资本,一般不剃。

古代,是男人都留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