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伯为何望洋兴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8:57:47

对于接纳众流、浩瀚无边的大海来说,黄河与之相较,又实在是太渺小了。当河伯怀着洋洋自得的心情向东而行,到达北海,“东面而视”时,满眼所触及的是无边无际的茫茫海水,这和“不辩牛马”相差何啻天壤。河伯还有自知之明,顿觉自己的见识局于一隅,自愧弗如,认识到自己的简陋与渺小后,又为自己先前的浅薄而甚感惭愧,故而会望洋兴叹。

是望洋向海神若兴叹哟

楼上的说得很对。因为他感到了自己的渺小。

河伯是传说中的河神。有年秋天,洪水特别大,千百条小河的水都灌入黄河,黄河中的水涨得满满的,河面变得十分宽阔,隔岸遥望对岸田野里的牲畜,分不清哪个是牛,哪个是马。河伯看到水势如此凶猛,心中非常欢喜,以为自己非常伟大,身系天下的兴旺繁荣。他高高兴兴地顺着黄河向东奔去,一直奔到海边。他放眼向东边眺望,怎么也看不到大海的边际,大海波涛汹涌,浩瀚无穷,比起陆地上的那些江河不知要大多少倍。河伯感慨万分,转过身来仰望着天空的太阳,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对海神说:“常言说:见识愈少的人,愈自以为高明。我就是这样的人啊。从前虽然听人说海水如何洪波万里、浩翰无穷,总不相信,今天到了海神的大门,才知道自己的眼光狭窄,要被人取笑了。”海神见河伯态度诚恳,就进一步地开导说:“如果你告诉井里的鱼说:大海无风也会卷起百尺巨浪。它是不肯信的,这是因为它居住在井中的缘故;如果你对夏天的虫子说:“冬天里水会结成坚冰,雨要凝成雪霸,它也是不会相信的,这是因为它到了秋天就死了。今天你走出河岸来到大海之中,看到大海的无穷无尽及小河的狭窄,说明认识上已提高了很多。”

在这个传说中,河神的亲身经历及海神对他的劝导深刻地反映了存在决定意识的基本原理。河伯一直生活在陆地的河流之中,不可能产生对于海洋的认识;终日在井水中游来游去的鱼儿,也不会相信大海无风也会卷起百尺巨浪;只在夏天生长的虫子没有冬天的经历,它也不可能知道何者为冰。因此一旦他们突破了这些条件的限制,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则只能望洋兴叹了。

就人类社会的发展情况来说,社会存在指的是社会生活中物质方面的一切要素,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物质生活条件,比如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一定的地理条件以及人口因素。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精神方面的一切现象,主要指在一定条件之下产生的人们的风俗、习惯、情绪、倾向等社会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