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莫干山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7:25:58
原文\译文
谢谢

参考  104.踩死人总是不对的。

  “莫干”予人的印象,“清凉”而外,便是幽思。

  打车窗眺望,山路盘旋,丘岭起伏,便有一种高旷奔竞之感。那漫山之竹丛,顺势儿铺了开去,碧碧青青,较之绿色更见鲜亮。山风起处,象是荡漾起伏的浩波,那气势是别处难得见到的。

  青葱一派,数峰兀立,摇曳之中楼屋隐隐可见,不由得叫人动了弃俗归隐之念。

  一路上,山涧淙淙,却闻其声不见其流。至山腰,见水瀑分三层飞泻,许是久晴之故吧,不似想象的那么壮观。“剑池”乃一汪石砌小池,倒也平常。只那石壁镌刻的两字,想是莫邪、干将冶淬之处所了。古迹凭吊,名胜招徕,自是游人流连。

  而我独赏那竹径的幽僻,独喜那消乏的凉荫,祛烦的恬静。修篁掩映,光痕斑驳,循径信步,唯我独行,不闻喧声闹语,间或一二啭鸣。竹林覆翠,爽气怡人。一只小蜥螅从脚边爬过去了,显得从容安闲;一沟细流,却也淌得欢快自在;一方巨崖,几笔大字“横磨歼虏”,是抗日英雄马占山将军于民国二十二年所题。岁月无声,历史有情:埋葬了暴虐 ,留存了英名。于幽寂中,藏有几多忧思悲愤!

  由“剑池”上行数百步,径回竹尽,一亭翘立,亭曰“观瀑”。谷中飞流若练,瀑声隐约可闻。鸟瞰平川,黄绿相间,众山或蹲或跃。前人有诗曰:“阙处俯平原,田畴锦绣拓。武夷启千户,钱塘余一勺。”登高阜而小眼底,也是乐趣无穷呢。

  于是想到,山水佳胜,人游而乐之。然而,人之游于乐也多有不同。“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而急流峻峭唯勇者所涉。游人过往,亦未必在意“歼虏”刻石之意枣发怀古之幽思,见壮志之慨慷。若非忧国忧民之心,怎得此肝胆与手笔!

  暑假里,我独自游了莫干。我爱竹径的清幽,也许,正是这缘故吧,我方才有所悟得。

游莫干山
我的家乡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山,那就是我国四大避署胜地之一,远近闻名的-----莫干山。
在没有去莫干山之前,从远处望去,除了翠绿的树木及隐隐约约的房子之外,和其它的山相比没有什么特别。
当我们坐车到莫干山后,我才发现它的不同之处,山上有高大挺拔的毛竹,枝繁叶茂的古树名木,有年代久远的别墅。听老爸说;“这些别墅有许多是清末民初时期外国人建造的,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