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业做烂了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7:12:30
信息技术也是社会生产力的一个支柱产业,有了信息技术才让银行实现异地存取款,有了信息技术才让医保人员持卡看病,有了信息技术才让企业驶上快速发展的快车道,有了信息技术才能企业报税更方便,有了信息技术也有奥运会的精彩场面。但是,中国的软件业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是存在很多不足,而且这几年有走下坡路的危险。这是不是盗版问题引起的呢?个人认为不全是,适当的盗版对软件公司发展还更有利 。阻碍中国软件业发展更严重的问题应该是观念问题,很多人对信息技术存在偏见和误解,很多人不知道它为何物,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典型的误解可以举几个例子,比如现在市场有很多代理软件的公司,即使自身不懂软件技术,但是靠多方面的盈利方式让公司经营多年,人们认为该公司经营这么多年,产品都是可信的,因此上ERP系统之类就找这些代理公司,使用国内有名气的软件产品,但是代理商自己对这个软件也不熟悉,跟客户水平差不到哪去,都认为系统无所不能,但是真正用起来就乱了套,导致很多人就产生了偏见:认为管理软件是骗企业钱的,根本没好处。还有的人武断认为,懂电脑技术就是不懂管理,软件是破坏他现有的稳定的管理模式。观念上越走越远,这样才真正让软件产业做烂!因为社会观念的趋向误导,教育也跟着社会需求转,认为企业不需要信息软件,学校也不必培养信息管理人才。虽然工科还是经济管理类专业都设置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企业管理”这两门课,但是都停留于空洞的概念,谁都不知道信息管理有什么用处,与企业管理有什么关系。课程设置的方向原本是对的,就是让高学历人才掌握现代企业的一种新的管理技术,推动社会效率和管理规范。但是结果不让人如意,很多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没有人知道信息技术的真正用途。比如说学会计专业的,课程上学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但是毕业了却不知道财务软件是怎么回事,不知道手工做帐与电脑做帐区别在哪,数据流程如何控制。工科类专业学习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进了企业以后对内部的信息管理还是非常的陌生和希奇。所学的课程没能掌握真实的用途。

因此,不论是实施推广、还是用户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或是当前教育推动都存在严重的观念误导和缺陷,这是最可能让中国软件业做烂的主要原因。另外,盗版的流行也是一大严重问题,会让人怀疑软件存在的价值和用途,忽视信息产业人力投入最关键的成本问题。任何企业或公司,人力成本都是一块重要支出。

"关系公司"或吃回扣营销的公司,自身没有研发能力,缺乏管理能力,招一批走一批,却没有什么创造,浪费资源,破坏产业发展!

说点实在的吧,中国的软件业让这些公司们给做烂了。彻底做烂。并且未来,至少在最近几年内不会看到希望。

现在的科技公司,一般都是卖网站,卖软件,尤其是管理软件,像ERP,MRP之类,东西都是盗用国外的核心内容。改个界面,换个名字。堂而皇之的卖开了,找到一堆小代理商,开始向那些不懂电脑的老板忽悠。
这种现象在全国已经泛滥,并且愈演愈烈。国内真正踏踏实实,安安稳稳做技术的可以说没有,就是有,也是被埋没。都用国外现成的,改头换面。拿来主义。
市面上的管理软件乱七八糟,最便宜的我还见过几十块钱一套的管理软件。都是骗钱的啊。很多业主买了后,根本不用。卖软件有个难题,就是续约很难。为什么? 谁还上第二次当啊。
还有卖网站的做网站的。现成的免费的模板,随便改一改,又是一大笔。

现在这些公司的宗旨是,谁让你不懂呢,专宰有钱没文化的土财主。

未来这种低成本的公司越来越多。如果你不悲观,恐怕是自欺欺人。

不要太悲观!
其实信息化在中国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
在我看来现阶段的主要问题是信息化人才储备不足.
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发展阶段.
不管是使用的企业还是负责软件开发和实施的企业都存在人才储备不足的显现.把管理软件当作大白菜买的现象你在上文中已经提到了.
不过企业的钱不是瞎投的,如果见不到效益企业一定不会再投资的.客户的钱是最好的选票.
现在软件开发及实施企业确实存在鱼龙混杂的情况,不过随着市场的发展优秀的软件必然会脱颖而出.

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