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园杂头其三十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21:45:20
???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翁 卷《乡村四月》

  乡村,一个多么诱人的名词:那里有田园绿野、小桥流水,那里有炊烟袅袅、牧童短笛。“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那是农村最怡人的时候,蛙声传佳音,丰收在眼前,农民们别提有多高兴;“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那是村居生活悠然自得的情境,牧童短笛的袅袅余音,飘浮在炊烟袅袅的村庄上空,渲染的是村居生活的意趣和迷人的暮景。多少文人墨客,陶醉在远离尘世、民风朴实的乡村那迷人世界,又有多少诗人用自己的诗心与小桥流水撞击,用情浓意切的诗笔勾勒农村景色的优美秀丽。宋代翁卷和范成大两位诗人,就是以同样的视角,目光盯紧农村夏初这一特定时刻,勾勒出农村特有的生活画面。

  1.两首诗都形象再现了夏日农忙的景象

  一到初夏,农村顿时便忙活起来,夏收夏种,有收获又播下希望,农民们自然要夜以继日,不辞辛劳了。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就全方位地再现出农民们繁忙的生活情景:一是从早到晚忙。白天夜里,没有闲暇,不是到田里去清除杂草,就是将麻捻成麻线,时时刻刻,手忙脚乱。二是男女老少,人人皆忙。大人干大人的事,儿女干儿女的事,人人不得闲,个个忙得欢,就连不懂事的小孩,也在桑树荫下学大人种瓜。这情景,与辛弃疾《清平乐》词所描绘的颇为相似:“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三是农事实在太多,令人应接不暇。夏日时节,最是忙的季节,各种农事接踵而至,田里苗要培,草要除,麻要沤,线要捻,这些,范成大的诗中都如实描绘,人们看到的是农村真实的画面。

  翁卷的《乡村四月》虽然没有浓彩重描夏日农忙的情景,但诗人以极简省的笔墨将农忙画面很干脆地勾勒了出来。“乡村四月闲人少”,时间、地点、特点,一目了然。为何“闲人少”,这从上列范成大的诗、辛弃疾的词的叙述中自然可以看出。“才了蚕桑又插田”,则将“闲人少”三字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