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渡大渡河的主要事件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15:55:33
最好准确一点
最好详细一点

勇夺泸定桥、、、

让毛泽东感到心胆寒的不光是摇摇欲坠的铁索桥,而是两万红军的命运。红军在1935年5月24日来到大渡河畔的安顺场,70年前,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就在这里全军覆灭。毛泽东请来了当地一位老先生,他提醒毛泽东,要记住石达开的教训,速渡则生,缓渡则亡。而当时安顺场只有一大二小三只船,没有几个星期的时间,红军休想过完。而蒋介石已经识破红军企图,严命各路大军从东西两岸压来,并公开叫嚣,让朱毛做第二个石达开。

林彪是一路小跑被毛泽东召到帐下的,毛当面命令他,必须在3日之内夺取泸定桥。林彪听了,浑身热汗立刻变成冷汗,高山,断崖,峡谷,240里,还有不知要遇上多少战事!这个看来完不成的任务又落在黄开湘杨成武领导的四团身上,不放心的林彪紧随其后。并在红四团到达泸定桥后不久也到了,并赶上了“战前动员会”。不过,这个细节在所有介绍文字里都被忽略了,如果不是泸定红军纪念馆老馆长“祝太兵”告诉我,我也不知道。当然,这是在非正式场合。

飞夺泸定桥,成为长征途中最辉煌的战例,当之无愧地被彪炳史册,引得无数游人慕名而来,惊叹不已。但游人惊叹之余,又往往心生疑窦:百米悬索,无遮无拦,敌军交织火力封锁,22勇士怎么才牺牲4人,其他人毫发无损?正史所载,无非是我军英勇,敌军无能云云,难以解惑。按不用负责任的导游话来解释,四川军阀刘文辉,杨森与刘伯承都是老交情,所以,守军24军的一个营就是做做样子,朝天放几枪就跑掉了。显然,这是没有根据的猜测。泸定桥上的讲解员也解释不清,就说敌军未经战事,又是鸦片鬼,当然不抗身经百战的红军打。接触过大量史料的“祝太兵”提供了两个“军事秘密”,一是红四团在拂晓到达泸定桥下游两公里的“上田坝”时,立即派了一个连偷渡,并且在“22勇士”夺桥之前发起了进攻,使敌人腹背受敌,无心恋战,终于很快弃守而逃。70年代,在“四川民兵”杂志上,那个偷渡连的战士写过回忆此事的文章,并说我们不争功云云。另外一个“军事秘密”,就是红四团还派了另一支部队在上游佯攻,分散了敌人注意力,使“22勇士”一袭成功。倘如此,铁索桥上的胜利就不难解释了。但为了突出“22勇士”,其他两处至关重要的战术配合都只字不提,好像就不太公平了。不过,这在军队里是常有的事,比如攻城,先让偏师进攻,等敌我伤亡过半,再把嫡系部队派上去,最后胜利的功劳自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