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球A从高H处自由下落,与此同时,在小球A正下方的地面上,B小球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9:59:05
小球A从高H处自由下落,与此同时,在小球A正下方的地面上,B小球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设V0=40M/S,g=10m/s^2.设问:⑴若要在B小球上升时两球相遇,则H的取值范围各是多少?⑵若要两小球在空中相遇,则H的取值范围又是多少?

【方法一】先来看看B能上升多久,也就是在多少时间之内它的速度变为0,很显然:v=V0-gt,v=0,V0=40m/s,∴t=4s。也就是,超过4s后B就要开始下落了。

在上升过程中相遇,可以看看B的速度随时间变化v=V0-gt,而A呢?A的速度是gt。看出什么没?呵呵,其实在这种情况下选取A做参考物,那么,就相当于是B以恒定的速度V0向A靠近!根据刚刚算到的4s时间限制,可以知道,H的取值范围是H≤V0×t=40×4=160m

小球在空中相遇,相当于一个追及问题,不计空气阻力,则B机械能守恒,也就是说它在4s内上升到最大高度,在下一个4s内,它又落回地面;以B为参照物,也就是说A必须在4s之内碰到B,否则,它们不能相遇。而A的速度在第一个4s后的速度v=gt=40m/s,以B为参照物后,A是以40m/s的恒定速度接近B的,4s的时间,它能够移动40×4=160m,加上之前的160m,所以,此时H≤320m。

※※※※※※※※※※※※※※※※※※※※※※※※※※※※※※※※※※※

【方法二】同样的道理,B以初速度40m/s竖直上升,速度降为0需要耗时t=v/g=4s,上升最大高度h=vt-0.5gt²=40×4-0.5×10×4²=80m,上升过程中相遇,极限情况就是速度为0的时候AB相遇,那么,以地面为参照物,A自由落体的位移h=0.5gt²=0.5×10×4²=80m,即H≤80+80=160m。

在空中相遇,亦即可以在下落过程中相遇,B球上升到最大高度后做自由落体运动,耗时t=(v-v′)/g=[40-(-40)]/10=8s,也就是说,A从H落下,8s的时间内必须落地,则Hmax=0.5gt²=0.5×10×8²=320m。H≤320m。

※※※※※※※※※※※※※※※※※※※※※※※※※※※※※※※※※※※

其实,无论以地面还是以球为参照物,计算过程都相当简单,之所以需要叙述,只是为了更易理解而已。特别是【方法一】,此法最主要就是避免了平方运算,虽然此题中体现不了多少优势,不过,这种变换参考系的方法可以记住,某些时候可以是计算简化很多很多。

一个弹性小球从高H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小球所收的 一小球从高h处自由落下,掉在地板上发生碰撞 质量为m的小球,从高为h处自由下落,当动能与势能相等时,重力的功率是? 一小球从高处自由下落,用闪光照片拍下小球下落过程 小球自屋檐自由下落,在t=0.2s 内通过高度为h=1.8m的窗口,则窗口的顶端距屋檐?m高 一个细绳的两端各栓一个小球,从楼上让小球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两小球除了受重力外,还受其它力吗? 一小球从高空自由下落,用仪器测到,1秒末小球下落5米;2秒末小球下落20米,3秒末小球下落45米 一只小球自屋檐自由下落,在△t=0.25s内通过高度为△h=2m的窗口,求窗口的顶端距屋檐多高?g取10m/s2 一小球从地面高H处自由落下不记空气阻力小球的动能等于重力势能两倍时离地的高度是选地面为零重力势能位置 从高H处同时以相同的速率抛出三个小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