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戏曲中会有女扮男装或是男扮女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20:16:51
为什么会有女性唱小生,男性唱旦角呢?

这可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问题,这样吧,我们来举两个例子。
先说京剧,为什么早期出现的四大名旦都是男的,就是因为那时候女孩子是不学戏的,那种行业不属于女子,女子只有实在活不下了,才会学唱戏(但是也可以卖身当丫头),加上戏园子里风雨飘荡的生活,男子尚且吃不消,何况女子?你看现在,京剧基本上都是男演男、女演女了。有限的几个串着行当的,都是因为继承父辈的事业,像梅葆玖之列。
越剧是另外一个例子,之所以出现女小生,就是因为越剧本身具备儒雅优美的气质,女子在扮演小生的时候,自然而然的会带出三份温柔,这就是越剧为什么到现在还延续了女小生的传统。
由上可知,我认为,出现你说的现象的原因,一是历史的某些局限,二是艺术上的要求。

男扮女装是因为从前的舞台是不允许女性唱戏的,甚至连看戏也受限制,出于担心有伤风化。至于女扮男装一般只在越剧中出现,一来越剧形成时期已经没有对于女性唱戏的限制,二来越剧的阴柔特点适合女性(即使是男性角色)演唱。

  “反串”,即男女错位的角色分工:男扮女装或女扮男装,是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常见现象,并在宋元以降形成高峰。中国戏曲的起源大致可以追溯到原始的祭祀仪式,其中己经孕育了戏曲表演的雏形,也出现了萌芽阶段的角色分工:在男日现,在女曰巫。现与巫在这种祭祀性的歌舞表演中分别担任了不同的职责,故云:“歌舞之事,合男女为之,其风甚古。”随着原始社会的瓦解,私有制登上了历史舞台,原本以娱神为目的的祭祀歌舞蜕变成娱人而作的歌舞,帝王贵胃也可以享受歌舞之奉。《史记·殷本纪》载封王“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春秋时代有“女乐”、“郑声”等等。原本神圣的祭祀歌舞已经式微,原本身份尊贵的现巫也无可奈何地沦为卑贱的倡优之徒。与此同时,由于女性地位大不如以前,封建礼教对女性禁锢地特别厉害,因此除元代等个别时代,女性抛头露面出现在公共表演场所常常是不合伦常礼法的存在,于是女性渐渐绝迹于表演舞台,原本由女性扮演的角色往往用男性来替代,因此男性艺人方兴未艾。尽管他们服务的对象己不是神圣的神抵,而是世俗的帝王贵胃,但是他们取得了大众认可的职业身份并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名称:“优”或称“徘优”、“倡优”。由于优都是由男性充任的,在需要模仿女性角色时也自然而然地由男性担当,这便成为后世戏曲舞台上“反串”演出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