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带原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6:38:47

我们常说的带“原”,是指患者体内查到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的外面有一个壳,里面包着病毒的核心,在这个外壳上含有一种蛋白质,即我们熟悉的“表面抗原”,可以在病人的血液中查到。

表面抗原不是人体自己的蛋白质,所以人体会针对这种抗原产生抗体,就是表面抗体(抗-HBs)。表面抗体可以中和表面抗原,因此有抗体就有保护力,不用再担心被传染。

如果没有抗体的人在感染后又不能依靠自身免疫系统的力量将病毒清除出去,病毒就会长期留在肝脏内,成为“带原者”。一般来说,第一次抽血发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时,如果在六个月以上的长期追踪中,表面抗原仍然是阳性时,就可判断为“慢性乙型肝炎带原者”。

一旦成为带原者,终其一生都会携带病毒。虽然有些患者在化验血液后发现,表面抗原不见了,但在长期的观察中发现这些抗原并不是真的消失了,而是由于抗原在血液的量太少,以至于即使是目前最灵敏的检验方法也无法将其探测出来而已,但如果利用DNA探针检查,还是能测出病毒的基因体。

带原者的情况有很多种,有些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病毒一直处于活跃状态,不停的繁殖、活动,不但容易传染他人,对肝脏的损害也比较大。另一些患者只能查到表面抗原,而病毒的活动性、繁殖力都很低,这样的患者虽然病情很多年都可以没有明显的改变,但事实上还是处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慢性感染状态,患者仍然带有病毒,也仍然有感染力,患上肝硬化、肝癌的机率还是比正常人要高一些,所以还是要定期检查肝功能、甲胎蛋白以及B超扫描肝脏。
http://www.jkzw.com.cn/assay/view.asp?id=3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