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的故事情节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8:57:34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人物:老头子
自然环境:白洋淀
历史环境:抗日战争时期

小说开篇,作者就用轻灵隽秀的笔触描绘了芦花荡澄澈晶莹、恬美迷人、令人赏心悦目的夜景,虽是在敌占区,这样的芦花荡也是充满诗情画意的。这就为小说设置了特定的背景,寄寓着作者深沉的爱憎情感。这是一方令人心驰神往的水土,可此时却被日本侵略者残酷践踏着,严密封锁着,连苇塘里的水鸟白天也不得不“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读后,我们不能不油然生起对敌人的仇恨,也使发生在这芦花荡的抗日斗争更具感人至深的力量。
像这样的景物描写,文中还有多处。它们连起来就构成了一幅清新淡雅、恬适美丽的冀中水乡风景图,有力地烘托出冀中军民热爱家乡、憎恨日本侵略者的感情,渲染了抗日战争时期军民同仇敌忾、齐心协力、共赴国难的时代氛围;文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有利于人物典型性格的塑造。

文章在情节的处理上,巧用省写手法,使传奇色彩更加浓郁。老人在护送两个女孩儿进芦花荡看病的途中,因过分自信,导致大女孩儿受伤,他感到丢人现眼。他决心报仇,挽回面子。对于这个场面,作者可谓别出心裁。他省去了对老人诱敌上当,精心设置圈套的描写,从鬼子洗澡入笔,绘声绘色地写老人在船上剥吃莲蓬,悠闲自得,诱敌上当的计谋。他与鬼子巧妙周旋,最终消灭了敌人,实现了誓言。这里的省写艺术特有韵味,要在我们反复地咀嚼后,才能明白。你看,一个干瘦的老人,手无寸铁,凭着自己的机智和勇敢,玩敌人于股掌,耍鬼子于游戏,从而消灭了他们。这是何等的机智、英武、传奇、令人敬佩!这样的情节处理方式又是何等的令人回味无穷啊!
《芦花荡》用清新明快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如诗如画的意境;用轻灵神奇的笔触,为我们塑造了传奇式的抗日英雄形象;用省写手法处理情节,让人回味无穷,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为我们留下了一块光耀千秋的艺术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