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封闭式基金为什么要转开放?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23:35:16
如题

封闭式基金由于存续期满而转成开放式运作,其蜕变的过程就如同毛毛虫破茧一样,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然之路。从2006年8月开始转型的基金兴业算起,截至2008年4月底,已有22只封闭式基金完成了向开放式的转型。单只基金转型时间跨度大致为2~4个月,所用时间较长,转型程序复杂。这些基金在封转开的过程中,大都通过份额的集中申购,使各自的资产得到极大的增长。已完成转型的22只封闭式基金转型前规模合计382亿元,转型后总规模增长到2170亿元,资产膨胀了467.94%。22只“封转开”基金平均的集中申购规模为82亿元。

  从类别上看,这些封闭式基金转成契约型开放式基金后,在投资类别上大都属于股票型基金,其中8只选择转成LOF再次上市。 就投资人在封转开基金中获取的回报上看,封闭式基金转型前平均退市折价率为5%左右,套利空间丰厚,个别基金甚至有超过8%的贴水,这使他们与同期平价发行的股票型基金相比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而封闭式基金转型后期的投资业绩与同类股票型基金比较,整体水平也不相上下。

  但由于最近两年中国股市呈现出宽幅波动的特征,这使封转开基金的业绩除了受基金经理选股水平的影响外,建仓时点和建仓节奏对其业绩也有很大影响,很可能建仓时点相距不足一月的基金,设立以来的总收益不仅有正负之分,且回报会相差近30%。比较典型的如基金裕华与基金安久,其集中申购完毕时点分别为2007年8月8日和8月21日,当时正是大盘直线攀升阶段。截至2008年4月18日,这两只基金转型后的设立回报率分别为6.02%和-23.64%,分化很大。就具体公司而言,华夏、易方达旗下的基金转型后收益与风险控制把握较好。

基金由封闭式转为开放式,而不是到期清算,可为持有人节省到期清算成本,消除折价,有利于保护基金持有人的利益。有利于认可基金投资风格和管理团队的持有人延续其投资计划,也有利于基金持有人对基金的日常管理运作进行监督。基金由封闭式转为开放式,可以不受基金预设的存续期限的限制,基金的投资管理运作会更加灵活。

闭式基金存在如此高的折价幅度,损害了基金持有人的利益,也严重阻碍了封闭式基金的发行。因此,封闭式基金有必要转为开放式基金。

因为流通性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