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革高考制度,真正解决应试教育问题和中小学生负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8 09:03:44
看过奥运体操团体赛和今天教教育部规定学生睡眠及用眼时间的新闻,一直在脑子里的一个方案想写出来跟大家探讨一下
高考:上过大学的人都应该有感受,上了大学选了专业,和大学毕业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大家都只会接受本专业课程的教育,比如学工科的对于语文的要求就非常低了,学文科的物理化学基本上就不会再接触了。
通过对很多这几年毕业的学生的调查,发现很多学文科的学生回忆起高中和初中生活时,都会感叹自己在高中和初中六年过程中学的最多也最吃力的就是数学,但是学到最后也没有任何起色,该拖后腿还是在高考时拖后腿,并且由于自己花在数学上的时间太多,根本没有时间去把自己擅长的语文和英语学的很精,学的很好,结果就是自己感兴趣,有天份的科目没有时间去学习,根本就没有这方面头脑的科目缺用去了大把大把的时间,收效甚微。到了大学以后,终于可以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优势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以前浪费了太多的精力在大学和工作中根本用不到的东西上。
取长补短固然需要,但是在现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取长补短还可行吗?所以方面都平均的人跟在某些方面有专长的人比有优势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说的就是在各个领域有专长的人,奥运冠军也不是每个项目都很强的吧。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一味的取长补短,“长”的科目没有真正“长”起来,“短”的科目其实也很难“长”上去,最终造成了现在平均化大众化的年轻人,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有时候根本竞争不过拥有一技之长的低学历者。也促成了现在又提起了读书无用论的说法。
所以,我建议,高考可以借鉴奥运体操团体赛的积分规则,四人出场3人分数高者计入总分,开设多个科目,最终考试可以采取考多个科目,最终以分数最高的几科计入最终成绩,其他重点科目,比如语文,数学等对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科目,可以划出底线,只要超过最低分数线即可,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发挥长处,寻找自己的爱好和优势科目,也能够真正做自己有兴趣的事,而不是常年累月的陷入补短又无效果的怪圈之中。
我的高考建议: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生物,历史,地理,英语,日语,法语等等多个科目,可以让学生选取六到七门课程参加高考,其中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必考,且必须达到最低分数线,最终四到5门最高分数科目计入总分,参加竞争,各个高校的各个专业也就可以根据学生在高考时提现出

很好
我看过一篇报道 说一个省实施了可选择考试科目的教育制度
学生老师家长们都以为是必考项目占分 谁知道是选择科目为重 结果这次高考造成巨大损失
不过我们的教育制度总是喜欢全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决定教育制度.这并不是一两个人可以改变与解决的.所以这位老兄的看法我非常赞同,可是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希望你能成功!

呵呵,想法很好诶!
学习如果当成负担的话就不算是学习了~
正所谓要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才能有学习的乐趣与继续下去的勇气嘛!

没办法,国家主席也知道应试教育不好,可是我们中国人太多,师资力量不够,各方面的条件都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