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两个物理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5:34:43
1、小明在学习声学知识时,向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我感觉火车静止和运动两种情况下,人耳听到的鸣笛除了响度不同以外,音调也不同,当火车向我靠近的过程中,火车的鸣笛声变大而且比静止时声尖,这是不是说明当声源运动时,它的响度和音调发生了变化呢?”老师对小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提出了表扬,并肯定了他的猜想和感受。
根据小明的感受,你认为当他不动,火车向他靠近的过程中,火车鸣笛声的响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火车靠近他的过程中,火车鸣笛声的音调与火车静止时鸣笛声的音调相比,有什么变化,写下你的看法。
2、动画片“海尔兄弟”中,孤岛求救时,几次因为当听到飞机的声音时,他们才准备发信号,结果信号发出时飞机飞过,为了提前发现飞机,海尔哥找到一块岩石,把他凿成凹形,结果他们提前听到远处飞机的声音,立即升起烟,发出求救信号,飞行员很快发现了他们,他们得救了,说一说这们做的道理。

1.多普勒效应
当火车向他靠近时,由于声源的接近,声音携带的能量损失较少,因此响度更大
而根据多普勒效应,由于声源的靠近,声音的音调会越来越高,即声音的频率越来越大(不需要定量的公式吧)
2.不清楚啊~~
我猜是因为这样能收集声波使他们能接受到远处的飞机声音,而不是等到飞机靠近才收到声音~~个人猜测

第一题是多普勒效应引起的,看下这个就知道啦

声波的多普勒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有这种经验:当一列鸣着汽笛的火车经过某观察者时,他会发现火车汽笛的声调由高变低.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这是因为声调的高低是由声波振动频率的不同决定的,如果频率高,声调听起来就高;反之声调听起来就低.这种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它是用发现者克里斯蒂安·多普勒的名字命名的,多普勒是奥地利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于1842年首先发现了这种效应。为了理解这一现象,就需要考察火车以恒定速度驶近时,汽笛发出的声波在传播时的规律.其结果是声波的波长缩短,好像波被压缩了.因此,在一定时间间隔内传播的波数就增加了,这就是观察者为什么会感受到声调变高的原因;相反,当火车驶向远方时,声波的波长变大,好像波被拉伸了。 因此,声音听起来就显得低沉.定量分析得到f1=(u+v0)/(u-vs)f ,其中vs为波源相对于介质的速度,v0为观察者相对于介质的速度,f表示波源的固有频率,u表示波在静止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当观察者朝波源运动时,v0取正号;当观察者背离波源(即顺着波源)运动时,v0取负号. 当波源朝观察者运动时vs前面取负号;前波源背离观察者运动时vs取正号. 从上式易知,当观察者与声源相互靠近时,f1>f ;当观察者与声源相互远离时。f1<f
设声源S,观察者L分别以速度Vs,Vl在静止的介质中沿同一直线同向运动,声源发出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V,且Vs小于V,Vl小于V。当声源不动时,声源发现频率为f,波长为X的声波,观察者接受到的声波的频率为:
f'=(V-Vl)V/[(V-Vs)X]=(V-Vl)f/(V-Vs)
所以得 (1)当观察者和波源都不动时,Vs=0,Vl=0,由上式得f'=f
(2)当观察者不动,声源接近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