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而有信 敏事慎言 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7 03:22:33
要准确!!

言而有信 敏事慎言:意思是说话应该有信用,说到做到;做事情应该敏捷、勤快,但是说话应该谨慎,话不能轻易出口。言而有信,是说如何立身;敏事慎言,是说如何做人。

1 、言而有信

信,是儒家五大德之一,也是其德性言语观中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儒家代表人物几乎都认为:信这一道德要求是言语的内在的精神实质,是德性言语观的基石。孔子说: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论语·里仁》)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帮,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论语·卫灵公》)

认为言而有信是人在社会上能够通达无阻的必要条件。后儒继承并发扬了这一思想,子夏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孟子曰:“言语必信”(《孟子·尽心上》)。朱熹则说:“语言,物也;而信,乃则也。”(《朱子语类·论语三》)明确地肯定了“信”是言语的德性原则。

在儒家看来,言而有信,既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志,“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又是人达成了理想人格的标志之一,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 矣”(《论语·宪问》)。

也就是说,言而不信,人就不成其为人,就是小人;而在长期处于穷困中仍能信守平生的诺言,就是君子,是达成了“成人”这一最高理想境界的表现。因此,儒家主张在说话之前就要怀有诚实守信的态度,“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中庸·第三十二章》),把信当作是言语的出发点和归宿。

些外,儒家还从言语与行为的关系上强调了“言而有信”的德性要求,即在言行关系上要做到言行一致。儒家认为,只要“言必行,行必果”,“言之必可行”(《论语·子路》),做到了言行一致,也就是在言行关系上贯彻了“信”的德性原则。

“言从而行之,则言不可饰也。行从而言之,则行不可饰也。故君子寡言行,以成其信”(《礼记·缁衣》)。

正因如些,儒家才十分重视言行一致这一道德准则 , 并把这一准则作为理想人格 —— 君子的基本的特征之一。“可言也,不可行,君子弗言也。可行也,不可言,君子弗行也”(同上)。“君子耻其言之过其行”(《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