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太大或太小的恒星,其周围不易形成像地球这样的行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5:23:10

恒星太大 自身引力过大 坍塌收缩易成白矮星或黑洞黑洞 而恒星过小 自身引力不够 难以坍塌收缩从而在自身内部发生核聚变散发热量 给附近行星提供热量 对于地球这在已知宇宙中独一无二有生命的行星 因为有太阳这个不大不小 给其提供合适光热和引力 实属非常不易

一楼说的基本没错,不过“恒星太大 自身引力过大 坍塌收缩易成白矮星或黑洞黑洞”这句话,我觉得是有问题的。
首先,即使坍塌成白矮星或黑洞,也不影响周围的行星的稳定存在。
其次,恒星质量大的话,的确寿命更短,但是并不意味着一下子就演化到白矮星阶段或黑洞,而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
最后,演化成白矮星的恒星不算大的,一般最多也就2-3倍太阳质量。(抛射外层后剩余质量小于1.4倍太阳质量)更大的恒星会演化成中子星或黑洞。

恒星的大小对行星没有大的影响,倒是行星上的生命很依赖于恒星的大小。大了的话,寿命短,没有足够时间进化出高等生命。
小了的话,辐射热量就小,不够支撑生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