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买21+2的套装好还是买HYPERDUNK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9:17:14

鞋面应用的Flywire科技。在Sample版本上,鞋面比市售版还要薄一些,Flywire技术也尤其明显,穿上Hyperdunk,几乎感觉不到脚上所承担的重量。这次试穿市售版Hyperdunk,感觉比Sample要重一些,应该是为了提高鞋子的保护性,但即使如此,仍比以前笔者穿过的任何一双篮球鞋都要轻,几乎可以和adizero媲美。Zoom Air引发的黄金时代,2K4的异军突起,都与鞋子的重量有莫大关系。所以,Hyperdunk开辟的新纪元似乎也就不难预见了.

从设计原理上看,穿着Hyperdunk的双脚就如同被经纬线包裹住一样,可以完全贴合脚部。而因为笔者的自身条件和疏忽大意,这一特点也造成了些小麻烦。笔者平时老怕鞋子不够裹脚,所以系鞋带的时候总是狠狠勒上两下,可对于Hyperdunk,实在没什么必要,它的包裹感比2K4还要强烈!结果穿着它打了一会儿球,便不得不跑到场边松鞋带——脚都麻木了。不过这不是Hyperdunk的问题,只是大家在穿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些,尤其是脚肥的同志,也可以选择大一号的鞋子,穿起来比较舒服。另外,可别因为Hyperdunk的重量而忽视它鞋面的硬度和韧度,光脚穿鞋是绝对不可取的,切记切记。

除了重量,Hyperdunk的抓地性是最让人意外的。最初觉得这样轻的一双鞋子,外底相对较薄,纹路自然也比较浅,对于笔者这样的“重量级”人士,能做到停走自如吗?可事实证明:Hyperdunk虽然减重,但绝没有偷工减料。仔细观察鞋子的外底就可以知道:这大概是nike纹路最复杂的一款鞋子了。在美国采访时,笔者曾专门询问过设计师,设计师随即拿出一大堆资料——全部是关于纹路的,详尽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所以即使你是个强力内线,也大可穿着Hyperdunk冲进三秒区,断不会因脚下无根而“身如柳絮随风摆”。

单看外观,Hyperdunk的另一个疑问就是:比起前掌,它的后跟显得窄了一些,会不会影响其稳定性呢?从穿着的感觉分析,这样的设计应该是出于对Flywire的信心。因为有Flywire,鞋底宽度的些许变化已经不会影响到足部的稳定。反正在美国测试过程中,来自各个国家的30名记者穿着Hyperdunk打了近两个小时的比赛,没有出现过崴脚现象。而笔者自己几次跳起落地后,都能感受到鞋子明显将双脚“领回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