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表扬的利与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9:08:50
列出好处于坏处

赏识教育的利与弊

作为教师希望自己的学生将来成才,作为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出人头地、有出息。在教育学生或子女时,因为“望子成龙”心切,不少教师、家长恨铁不成钢,总是把批评指责挂在嘴上,把严字写在脸上。总是认为:“成绩不说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错误不批改不了。”好像学生只能在批评指责中才能长大成材,批评指责成了教师对付学生的常规武器。有时会出现一些极端的做法。使用一些刺激性语言,如:花岗岩脑袋,不开窍;死猪不怕开水烫。像极具杀伤力的炸弹轰击而来,对学生态度冷淡,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敷衍了事。在阿Q身上,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为人师表者们,在上面的镜头中也许能看到自己声嘶力竭,气急败坏的模样。恨,铁就能成钢吗?我们都知道答案。当然这“恨”不是敌我矛盾,阶级斗争,是急于求成的偏见,是感情冲动。恨,铁成不了钢。反而激起学生的恨,在学生心底刻下伤疤,伤害师生感情,讨厌你所教的学科,不喜欢你着位老师,影响教学效果,有时给我们老师也带来不愉快。出于好心和责任心,为了学生的前途和未来着想,结果却深深地伤害了学生,我们教师是痛苦的制造者。有个学生曾说:“他毁了我的自尊,这样的耻辱在我的心里激起的只有仇恨,令我一生一世都不会再去亲近那门课了。这了极端的做法否认个体差异,使孩子丧失了自信、自尊、自爱,导致失败和两极分化。孩子害怕失败,到甘心失败,跌到后再也爬不起来,破罐破摔,不喜欢课堂,不喜欢学习,不愿意上学。

多数教师并不是没有责任感,也并非缺乏爱心。然而,却总是事与愿违,力不从心,原因在于缺乏一种教育的艺术,赏识教育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艺术力,素质教育需要赏识教育。

究竟什么是赏识教育呢?赏识教育我们并不陌生,作为家长在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就使用了赏识教育。父母总是用最欣赏、最得意的目光关注孩子从零开始的每一点进步,即使孩子说话说得再差、再迟,我们会说“贵人语迟”,父母从不抱怨,只会不断鼓励、赞赏;孩子学走路,摔跤再多,父母从不会嘲笑他,只会再坚持不懈地帮助他,结果每一个正常饿孩子都学会了说话、走路。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赏识,成功的教育”。它是有意识地用我们温暖的手,推动孩子健康成长,在保留其个性的同时,使之最大限度地发展。

一、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