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面带到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偶急用~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5 03:03:55
篇幅长一点~偶做PPT用有图最好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体系,包含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等多方面的内容。十六大后,国家有关部门参照国际上常用的衡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10项基本标准:

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性标志。
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2000年不变价,下同)。
③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
④恩格尔系数低于40%。
⑤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⑥城镇化率达到50%。
⑦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
⑧大学入学率20%。
⑨每千人医生数2.8人。
⑩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
据考证,“小康”一词,语出《诗经·大雅》,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概念。从狭义理解,它指的是一种生活状况或生活水平,即“富有仍嫌不足,但温饱已经有余”。从广义理解,除经济生活之外,它还涉及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等诸多领域。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礼记·礼运》一书,最早描述了作为一种社会模式的“小康”状态,称:“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是为‘小康’。”在这里,“小康”是与“大同”相对的一种社会状态或理想。大同,是财产公有、政治民主、社会文明、保障健全、秩序稳定的理想社会状态;而小康,则要低一个层次,是财产私有、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讲究礼仪的社会状态。
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借用“小康”这一概念,描绘了中国式的现代化进程。此后,小平同志又多次重申“小康”概念,并把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二步,界定为达到小康。目前,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已经胜利实现,人民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但还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和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所谓低水平,是指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还刚刚迈入小康社会的门槛,也就是说刚刚“达标”。据测算,虽然截至2001年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超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