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戴维效应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7:49:06

戴维效应,即常说的戴维现象:
英国化学家戴维发现了订书匠法拉第在化学上的潜能,将其培养成才,名声大振,但此后却开始贬低法拉第,作为会长是唯一投票反对法拉第参加英国皇家学会的人。伯乐由识别和培养千里马,转而处处限制和妨碍千里马奔驰,这种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叫“戴维现象”。

在我国也存在类似的现象:厂长从提携青年干部到压制青年干部;学者从指导和培养高才生到贬低和排斥这些崭露头角的新秀,……这种现象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不可忽视的问题。

究其原因,这种现象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利益上的冲突,又有价值观上的扭曲,还有人际关系的失衡,应该追根溯源,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防止和克服“戴维现象”,使大量新人成长起来,并大放光彩。

戴维效应是一个哲理性问题,戴维本是著名的化学家,他发现了订书匠法拉第在化学方面的才能,就静心培养她成才。但此后他却处处贬低法拉第。由培养人才转变成为限制妨碍人才的行为没有宽广的胸怀。由此得来戴维效应。

戴维斯可能是中国投资者比较低估的投资大家。此公大器晚成,38岁正式投资股票,凭借单一策略(双杀)在单一行业(保险)积累了巨大财富,被一些人尊称为“世界第二”。

双杀策略其实很简单:以低市盈率买入潜力股票,待成长潜力显现厚,以高市盈率卖出,这样可以尽享EPS和PE同时增长的倍乘效益。双杀并非戴公独创,事实上很多投资家都有类似策略,但是戴公却神乎其技,凭此名满天下。

双杀和巴老“永恒价值”相比,显然世俗化了很多,但是对于新兴市场的投资者,或许双杀更实用一些。

双杀把买入价格放在企业质量之前,强调低市盈率,其实暗含了很多安全边际的保护。对PE提高的期待使得不会轻易陷入“雪茄烟蒂”的陷阱。卖出策略提醒投资毕竟不是婚姻,再长的持股期也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最终还是要离场。

http://wenwen.soso.com/z/q23455749.htm

戴维斯双杀效应
出自 MBA智库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