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尹宾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23:24:46
明代兵学家“正出而谲用”

  明代后期学者尹宾商(又名白毫子,郢中人)作。此书约五千余字,1887年始刊行于世。书的内容是把古代军事思想概括为三十六个字,引证大量战例,逐字加以解释,其中富有辩证观点。例如在“变”字条中认为“良将用兵,若良医疗病,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厥病弗能疗也”。在“静”字条中,认为“兵,武事也,而以静为主。静则无形,动则有形,动之有形,必为之擒。”这里虽然过分夸大了静的一面,但也包含着要求慎战,以静制动的合理因素。他还注意全面地看问题,如既要行动迅速,又要求持重待机,不可妄动。既讲集中兵力,“合其势而一其力”,又讲兵“贵精不贵多”,力求作“用寡之神手”。在“因”字条中,他强调“兵贵其因”,“能审因而加胜则不可穷也”。“因”即取胜的客观依据、条件。重因就是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584726/

  “兵以正出而谲用之”,乃是明代兵学家尹宾商的著名论断。在我看来,此语已经完全道破了与兵家保持着高度一致性的传统武术的理性特征。按常理,探讨武术与兵家的关系,难免要涉及价值理性本身;然而,在我们看来,虽然我们不能完全否定武术与兵家在价值理性层面上有着较深层次的交流,但是,我们又必须承认,两者在此层面上却确实并没有什么源与流的关系。在古代兵家中,真正能够引起传统武术家们重视的,倒是可以移植或嫁接于武术技击中的作战理念与战术思想。
  在我们思考武术与战争的起源问题时,将会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因为,对两者之源头的追溯,其实即是对人类暴力产生原因的推测。笔者认为,就源头而言,两者实质是一回事;只是在社会发展与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暴力的形式才有了分化:个人之间的暴力冲突导致了武术技击的产生,群体之间的暴力冲突促使了军事战争的形成。这两种同源异流且长期保留着诸多相似之处的暴力对抗形式,必然在对待相同问题的解决方式上,有着诸多相似性的思考。
  明代有哪三袁 明代瓷器 明代麒麟 我国明代 请问,明代四大奇案? 施耐庵算明代还是元代? 明代间谍划分制 明代名嫒有哪些 唐山皇明代理 明代医家 治疗 虚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