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寡民》构想了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试评价这样的理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22:47:01
原文:

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 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 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乐其俗
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
民至老死 不相往来

译文:

有一个人口不多的小国,
虽然拥有武器但始终都用不到,
人民安居乐业、富足饱满,以致怕有危险而不愿迁居到远方。
虽有舟船可用,但没人要搭乘;
虽有盔甲武器等防卫的武器,却因为没有机会使用而不知道该放在哪里。
该国人民彷佛回到古时候,以结绳的方法记载一下曾经发生的事情就够了,
其他的用品及工具彷佛都是多馀之物。
人民对於自己已经拥有维生的食物、藉以保暖的衣物、
安全的居住环境及生活的方式跟习惯,都感到满足。
即使用肉眼就能看见邻近国家的活动情形,
大家养的鸡叫声也都互相听得到(距离很近),
但是两边的人民从出生到死亡之间,却因为没有必要及需求而互不往来。
这是我心中的乌拖之邦。

"小国寡民"是老子哲学在治国方略上的具体化,是本源的道的具体诠释.在老子的治国思想里,国之大小与民之寡众皆为相对的,其中似乎原始落后的现象,实为表明他对"无为而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