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提问。。。急急~~~加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23:05:46
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象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象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象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象春蚕在咀嚼桑叶,象野马在平原上奔驰,象山泉在呜咽,象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选段的开头连续用了四个疑问句,这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2、作者一会儿说在这个地方是不能睡觉,但又说“酣然入梦”,又说“还是睡不着”最后说“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这样说前后矛盾吗?

3、作者在夜间为什么会有星星“跟我们这样的接近”的感觉?

1.设问,加强语气,形象的写出作者的心理活动,也有一定的引起下文的作用。

2.不矛盾。这是对心理和现实自身的描写,先前的“不能睡”是说作者对自己入睡地点的感受,后面的“酣然入梦”是因为自身太过劳累,可以结合本文的历史背景;“还是睡不着”是由于凉气袭人,这样写才引出下文的一系列描写,再之后的“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可以说是作者心理归于平静,对眼前景象产生亲切感,夸张地说就是作者把该写的写完了。

3.作者此时是在越城岭的山脚,以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衬出此山之高,也可点出将要面对的险峻。我认为,这是作者心情平静的体现,也体现出作者对之后革命形式的乐观态度

这都是我的感受,毕竟没认真读过这部作品。希望可以有所帮助~~

强调烘托
不矛盾,正表明他的变化
说明山高

为后文作铺垫,突出了红军不怕艰难的革命精神
不矛盾
因为山高,也突出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开头连续用四个疑问句,反复渲染出翻越老山界的睡觉难。
2、“横着心”说明战士们不怕困难,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又表明红军严明的组织纪律性 。“一会儿就酣然入睡了”既说明战士们太疲劳了,又写出了他们置生死于度外、从容镇定、坦然的襟怀。
3、就连星星也被我们的精神所感动,愿意和我们如此的接近。写出了红军战士兵的可亲可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