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者之言的主要内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21:14:43
告诉我答案

这篇寓言式的散文以自己的一次赶路经历,引发出“躁急自败”的哲理,告诉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急躁,否则“欲速则不达”。
全文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写作者带着书童赶路。
这一层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庚寅冬)、地点(小港)、人物(“予”与小奚)、事件(予自欲入蛟川城)。记叙要素,清楚明了。
第二层:(从“时西日沉山”到“而前门已牡下矣”)写作者不听“渡者”之言,导致没能赶在关城门之前进城的经过。
“西日沉山,晚烟萦树”说明天时已晚,可离城还有“二里许”,时间很紧迫。于是,便有了“问渡者”及“渡者”的奇怪回答:“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可是,作者并没有因“渡者”答话的奇怪而细加思考,反而“愠为戏”,坚持“趋行”,结果,“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
第三层:(从“予爽然”到文末)写作者的感悟–––“躁急自败”。
这一层,作者将自己赶路之事推及到生活中所有类似的事情,揭示出“躁急自败”,欲速则不达的生活哲理。文中连说两遍“其犹是也夫”,是为了强调“躁急自败”的道理,表达了作者极其懊悔、惭愧,感悟至深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