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半车麦秸讲的是什么内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0:14:31

差半车麦秸一词来自姚雪垠(1910--1999)的作品中,是战争时期的一个邋遢乡下人的外号。这个人既有优点,又有缺点,优点在于它热爱土地、对战友们很关心;缺点是愚昧无知而又落后。
为什么要叫作“差半车麦秸”呢?这个词又有什么寓意呢?接下来的故事会告诉你。
基本情节是这样的:一天,八路军游击队们大嚷说抓到了一个汉奸,身上有太阳旗,于是,所有人都来“批斗”这个汉奸。“汉奸”说他并不是真正的汉奸,而是为了逃命才带上太阳旗,队长便放了他,当队长问到他的名字时,他就说自己村里的人都叫他为“差半车麦秸”,于是大家都这么叫他,很快地,“差半车麦秸”与战士们打成一片,人缘极好。“差半车麦秸”有很多特殊的举动,最普通的就是擤一把鼻涕,一弯腰抹在鞋尖上。“差半车麦秸”与同志们吃饭是吃得又快又多,碗里舔得干干净净,原文中有一段精彩的描写:有一次,”差半车麦秸“吃晚饭,擤了一把鼻涕在鞋尖上,打了一个饱嗝,,用右手食指甲往牙上一刮,又一弹,葱叶子同牙花子从一个同志的头上飞了过去。还有一个令人无法忽视的举动是“差半车麦秸”搔了搔头皮,顺便用手往脖子一摸,摸出来一个虱子,又用指头捻了一下,送达嘴里“咯嘣”一声咬死了。后来,在一次战争中,“差半车麦秸”挂了彩,离开了队伍送到其他地方治病去了,大家都很想念他,但是唯一留在队伍的是这个“差半车麦秸”的外号,于是,队伍里的人就有它来比喻做事邋遢的人。
总之,“差半车麦秸”就是描述那些做事不体面,不注意自己形象的人,但是这个词并不含贬义,而是包含了风趣与友好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