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 古代围棋规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2:48:46
1.想请教高手一个。陈祖德先生解释的《当湖十局》中,说了每一局的具体胜负。比如,第一局“黑胜七子”。第四局更具体,“白胜十四子半”。但几乎所有的棋局都没有收完管子,这对于我们这些一般的人就无法理解。我希望高手们能够把管子走完,说说是怎么计算胜负的。最好填完管子(如果必要的话),给一个截图。多谢啊。

2.我请教这个问题有一个原因。我觉得,中国是围棋的发源地,历史悠久,有丰富的围棋经典著作和棋谱,这些著作中积累了经验、智慧和思想。我们不懂当时的规则,就不知道古人为什么那样行棋,就无法欣赏技艺,就无法学习,这是一个重大损失。中国围棋财富应该远远超出其他国家,现在适用的不是这些规则,但是并不是说中国就不存在围棋的艺术。如果仅仅是一两条规则不同就意味着是否还具有艺术价值,那么规则就太重要了,非弄清楚不可。但事实并非这样,吴清源就是从中国围棋起家的,可见这点中国功夫非常了得。直到后来他还在提倡中国的活子规则。中国古代的著作都是用古文写的,但并不意味着人们无法从中吸取其中的思想。所以我说,专家们应该阐明中国古代的规则,并不是我们为了一定要使用这些规则,而是能够不至于让这笔财富流失。我们的巨大宝库放在一边没人理睬,这确实是太不可思议了。(很罗嗦了,下次还要罗嗦点)。

3.现在人们关于围棋规则的问题争论得很厉害,有人说这个好,有人说那个好。有的还趁机骂日本人。我说,我们连我们的文化(围棋)一无所知,更说不上珍惜了,就开始骂骂咧咧,这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我认为,首先应该让我们能看懂那些书(当时的规则),以便我们能够欣赏学习。(看到古人那些激烈的战法,我想里面一定很有名堂。如果当时的规则必然导致那种生龙活虎的战法,那么这种规则很有借鉴价值。据说,据说啊,古代的规则是以活子的多少来计算胜负,而不是地盘的多少,这很本质啊,也很有深意。)
其次,我们必须让人们知道这种规则,并且为使用这种规则创造条件,以便人们熟悉它,甚至喜欢他。可以几种规则并存。古代的(原版的)、改良的古代的(比如去掉座子和还起头)、中国现代的、日本现代的、韩国的以及国际上的。都拿出来亮一亮。到底哪一种规则更能体现围棋艺术精妙,那一种规则更能出现精彩的对局,可能最后才能确定哪一种规则更好。
这当然是后话,先让我们能看懂那些

古代的棋也是收官子的,否则无法判断胜负(除了中盘胜),只不过一般收官的部分都不计入谱中,这和古人对棋的理念有关.

1: 古代采用的是座子制,即对局时先在棋盘角上四颗星的位置分别摆上4个子,黑白各两个,类似现在的对角星布局;
2: 白棋先行;
3: 还棋头;这是古代特有的规则,即你每分断对方一块棋,最后计算胜负时对方就要贴给你一个子.因此对方被你分断的越多,你获利越大.

古人皆好战,这一部分也是由规则所决定的----对角星布局加上分断的利益使一场场激战不可避免.

古代还经常下赌棋,最后赢得子越多,彩头越大,所以古人下棋的时候,即使按正常收官就能赢的棋也往往会去冒险以求赢得更多.

最后计算胜负的方法说起来实际上只有两种:中国规则和日本规则.

古人计算胜负的规则和现在的中国规则是一样的,子目皆空.
韩国采用的是日本规则,即只数目不数子.对方的死子算自己的目.

今年即将举办的第一届智运会制定了一套相应的规则,融合了中日两种规则.
这为世界围棋规则一统提供了契机.

中国围棋规则:http://blog.lanyue.com/view/47/233553.htm
日本围棋规则:http://sports.qq.com/a/20070702/000425.htm

中日规则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最后判断胜负上。

中国规则简洁明了——数自己的活棋和围住的空点;

围棋自中国传入日本后,日本废除了座子制和还棋头的规定,并且改由黑棋先行,还修改了最后判断胜负的方法,即只数最后你围住的空点(就是“目”)而不数子,不过在数之前要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