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Na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KNO3固体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9:27:30
除去Na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KNO3固体,所进行的实验操作依次为:溶解,蒸发,结晶,过滤.(这道题的答案我看不懂)

既然都已经析出晶体了,还过滤什么东西?那杂质是哪一步去掉的?

对于这种除杂的题目,并不一定要求要得的物质比杂质的溶解度大很多,因为题目中已经说了,杂质只是少量的,所以在二者都易溶的前提下,在蒸发的过程中,随着水的减少,一定是NaNO3先达到饱和,晶体先析出,但一定不要把水蒸干,否则KNO3也会析出,过滤后的滤渣才是我们要的产物,杂质就是在过滤的这一步彻底去掉了。

KNO3在高温下溶解度比较大,故而在大量的水蒸发后,大量的NaNO3在溶液中过饱和而析出晶体,而此时少量的KNO3仍溶解于剩余的溶液中,此时趁热过滤即可将固态的NaNO3和KNO3溶液分离。杂质KNO3留在溶液中。

由于水中两者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 蒸发过程中硝酸钠首先结晶析出,过滤后得到的即纯净的硝酸钠

结晶的过程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所以要过滤。

杂质在结晶中,所以要过滤。

硝酸钾的溶解度比硝酸钠的低,所以在结晶的时候先析晶。

NaNO3在低温下溶解度比KNO3大很多,所以可以利用这点吧KNO3结晶出来后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