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声卡 能否单配 后级功放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9:20:03
顶级声卡 能否单配 后级功放+音响?
由声卡负责解码等操作 然后 后级功放+音响
这样效果如何?有何利弊?

超级动态后级针对多媒体AV和Hifi功放的特点,hifi功放讲究的是高保真度忠于原著,不仅要有高质量的音源,而且要在整个信号通路上追求挑剔的信躁比,动态,上升速率,瞬态失调,互调失真度指标,而且这些指标都是在现实的模拟信号上测量和得到,并非停留在数字音源的理论指标(例如声卡DAC普遍宣传的24Bit 144db信躁比),所以Hifi对声音质量的要求普遍比AV多媒体要高,而AV更注重环绕声的还原,各个声道的隔离度,主声道的高解析度,高动态(小声清晰,大声不聋),还有主声道和重低音的爆棚效果,由于前一条目前都有了专用AV解码器或者PC上的软件软解码,后面各大指标都是靠声卡和后面的功放(分离前级或者合并前级)来保障,所以了解这两大类器材的特点和要求对于多媒体和AV的器材选择不无裨益
9 k/ b: t$ a \' d+ ?+ c; s5 p* z! y5 u0 j/ d" y1 b
理想的功率放大后级声音应该是"中性"的,这点上可以说UDA100+是在马兰士超动态的刻意强调厚声暖声的做法上的一大进步,理想的功率放大后级还需要尽可能做到高信躁比,低输出阻抗,DC clamp, 宽频响,宽动态,高速,各式各样的条件就是要其尽可能做到"hifi",这些都能在UDA100+上得到很好的体现。
( j& P j/ {& j$ P8 l设计上的一个好的架构绝对是好声的前提和基础,胆兄(原任版主)的很多实际听过UDA100+的网友都有同感,架构上的特点是第一级采用了多种好的电路架构 比如 - i) v7 ^# y' i6 z3 f
采用了高精度配对的JFET (2SK389)
* Q" b- c$ s8 W8 e$ m还有采用了极高阻抗,低容抗的横流源,) g" k1 L3 A- ^/ l. ~
还采用了diamond buffer和电流镜技术来弥补JFET gain较低的缺点: Z& s1 ?! h1 g4 V7 F
所有BJT三级管都采用原装日立中功率名管647 6674 o& N" H o9 k
推动管也用了日立MOS名管214 77
. K/ o; x5 U2 o$ H大功